狼牙山的五壮士教学反思简短(锦集3篇)

| 教学反思 |

【www.fzlzkj.com--教学反思】

反思,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译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学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间接性意义,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狼牙山的五壮士教学反思简短(锦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狼牙山的五壮士教学反思简短1

  《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社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五年级第九册中的第二十二课,这篇课文所写的年代比较久远,所以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我组织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材料来加深理解,可以说这节课,学生的课前有所准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勿忘国耻”。课后思考。练习第四题“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这道题可以看出需要让学生懂得详写与略写。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

  1、学会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

  2、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的同时了解详写与略写。针对这两个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教学:在速阅读课文方面,列出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扫读法、跳读法、读思法)围绕三种方法,自己运用阅读方法。在理解详写略写方面,采用了两种方法:

  1、抓住题目中的“壮”与战士的对比,使学生非常容易地理解到“壮士”就是写五位战士的勇敢,表示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对他们很尊敬。学生也知道了课文的最后一段最能表现五壮士的不怕牺牲的精神。

  2、在学生理解课文顺序的同时,让学生用列表的办法抓住五壮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让学生明白课文通过五壮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来表现他们的英雄气概。让学生知道略写的部分也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联系,不能删去不写。总之,本人设计本教案时是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经过冷静的思考,其原因有、本人提出这个问题也比较含糊(原问题是: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写“五壮士”的段落,用表格列出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我想可能这样提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写“五壮士”的段落,用表格或列提纲,列出各段中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词语。或者让学生直接划出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

  3、在学生没有理解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时,应该发挥学生的集体的力量,进行合作探究,体会“壮行”、在“壮心”、“壮言”、壮志”、“壮举”在朗读五壮士英勇跳崖部分教好。

  第二课时,直接让学生划出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再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所表达的效果,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动作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学生掌握了知识。但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学生回答较差,主要是引的不够。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我有这三点体会:

  1、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

  2、出示重点句子时,设计好引导语。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狼牙山的五壮士教学反思简短2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首先,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影片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第三,“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很难理解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个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思路。

  1、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图片。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

  总之,上了这节课自己收获挺多,在课堂中不断成长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狼牙山的五壮士教学反思简短3

《狼牙山五壮士》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单元学习目标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并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本节课我从谈话导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引出课题,指导学生带着崇敬的心情读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是有温度的”,在检查预习情况环节,将课文中的语分褒贬两类请学生示范朗读,引导学生从感情色彩方面感受语的感染力,初步感知这两类词语传递的思想情感。随后进入听写环节,指导学生识记易错字“寇”、“悬”。然后组织学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凝练各部分小标题。提示学生课文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记述了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而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说一说,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初读课文后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五位战士是怎样的人,并补充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对敌人的仇恨之情,由此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样用笔墨描写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学生默读自学要求,强调边读边圈画出关键词并做简单批注。进入学生交流结果阶段,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分析课文场面中有关点的描写及面的描写,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点的描写强调注重差异描写,突出每位战士的动作、神态等,展现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语言是有能量的”,在分析动作描写时,请同学边读边做动作,切身感受战士们力大无穷、英勇无畏的形象,体会他们对待敌人同仇敌忾以及对日寇痛恨至极的思想感情。“比较见真知”,通过阅读比较让学生感受缺少点的描写给你带来怎样的阅读感受,从而揭示点面结合这种手法的好处及效果。最后,将点面结合运用到实际写作教学中,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拔河比赛场面,展示拔河比赛的照片,激发学生运用点面结合手法描写场面的兴趣,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

本节课本节课利用谈话自然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朗读,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及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对学生的回答预设方面,对于学生的回答设想得不够充分。学生的回答总会出乎老师的预料,应尽可能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充分的预设,并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分析过程,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另外,在教师评价用语上,本节课教学评价用语比较单一。教师应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避免重复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上的提升,做出思路上的引领,并对错误答案进行纠正,让学生能够回答问题之后有所收获。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在学生预设、教学评价用语这两个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加强。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做到目中有人,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真正体现教学是为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努力实践并实现“以学定教”,以此来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本文来源:http://www.fzlzkj.com/yuwen/16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