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慰藉》说课稿精选四篇

| 说课稿 |

【www.fzlzkj.com--说课稿】

第1篇: 《心灵慰藉》说课稿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接触。学生的心灵世界是一个广阔而迷人天地,远离这个心灵世界,你会觉得离学生很远,工作茫然;走近这个心灵世界,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问题都会得到答案。十几年的班主任实践告诉我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灵用真心赢得学生的情感,是打开教育成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因此,我一直恪守的信念便是: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只有投入真挚的爱,才会收获感情的回报。

一、关爱学生,作爱心的播撒者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曾有位优秀的教师,在他的教育工作中有这样一件给人启迪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个学生因为学习不太好,对老师的提问常常不能回答。在课堂上他不敢举手,但又怕同学们说他笨,往往举了手却回答不出问题。他为此感到压抑和自卑。这位老师了解了他的心情,和他秘密地约定;“以后回答问题,要是你不能回答就举右手,能回答就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怎麽样?”学生信心大增,慢慢地,他举起左手的时后越来越多,学习也赶了上来。“高高的举起你的左手”,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包含着老师对学生的一片阳光春雨般的爱心和由爱生出的技巧。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亦师亦友,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重要特征。爱学生必须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您的教育才能成功。由此深思,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去当一天学生,体验一下学生得学习和生活。正向陶行知先生说得“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的先生。爱学生要讲究科学,更要讲究艺术。对学生的爱应当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爱是一种信任,爱更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相信每一位老师真正做到了这些就会有奇迹发现,师生之间成了朋友,学校成为乐园,。学生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决不是粗暴地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得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调皮学生才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

有一次,我的课正讲到关键处,一个学生响起了鼾声,学生们的眼光齐刷刷地扫向了他,又射向了我。望着一双双审视的眼睛,我轻轻地走过去摇着他的肩膀唤醒了他:“昨晚人不舒服,没有睡好吧,现在先别睡了,注意别感冒。”然后,走回讲台,整理了一下思绪接着讲起了课。其实,当时我和大家都知道,他睡觉决不是身体不舒服,但是从他诧异的表情和学生们眼中闪过关切的目光时,我知道,我做对了!

三、放下架子,做学生的倾听者。

工作中,我们老师往往言说的多,倾听的少。倾听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可以使老师更平易近人,更受学生信赖。在课堂上倾听学生的思想,是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是对学生的鼓励和奖赏。教师的倾听,不仅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把。在课堂外倾听学生成长的声音。成长是身心裂变的过程,成长的过程中充满着困惑和疑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学生慢慢学会了故作深沉,学会了将心事偷偷写进日记,学会了一个人默默承受。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有包容的心态,要学会在真诚的倾听中赢得学生的信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抚慰成长中敏感的心灵。教师应常常寻找合适的时机与学生进行交谈,同时放弃成人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刻板眼光,放下师者的架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学生,用真诚的“心音”去为学生伴奏,对学生的烦恼忧愁洗耳恭听,对学生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这样一来,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对学生的了解加深了,师者的人文关怀增多了,师生之间的代沟也就逾越了,和谐温馨的管理氛围也就营造出来了。

四、望闻问切,做学生的保健者。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变幻莫测,纷繁复杂。对于处在青春勃发期的中学生来说,纷繁的人生世相,沉重的就业升学压力,难免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阴影,精神受到压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因此,作为老师,必须懂得心理卫生,重视学生心理保健,做好学生心理保健的“医生”。在教育过程中,遇到学生如考试成绩不佳,与同学关系不融洽,得不到老师的信任,家境窘迫,父母离异,亲人病故等这样的压力老师就要做有心人,及时地“望闻问切”,认真研究学生心理,寻找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采取必然的防范措施。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余,千万不要忘了维护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爱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面对挫折、面对失败的忍受能力,引导他们走过“吃一堑,长一智”的心理历程,告诉他们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忧伤,没有时间停留,没有理由迷茫,因为青春苦短,时光不再。学会把快乐传给学生,给学生心理发展的空间、学会放飞学生的心灵。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付出的同时,我也体验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教师节,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一张张饱含深情的贺卡,传到我手中,这时我的心里总是填满了骄傲和自豪。一位学生在信中说:“敬爱的老师,您写一手方方正正的汉字,而您的人生也像您的字一样堂堂正正。”这些无声的话语时时激励着我,我也在心里默默发誓:为了这些淳朴的学生,我也要把教师工作干好,不求辉煌一生但求踏实一世!

“回首清晖来时路,古月依旧照今人。”我国自古就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为师准则,作为21世纪教师中的一员,我将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用无私奉献的师德陶冶人,用学贯中西的师能武装人,用高风亮节的师表鼓舞人,为了那无悔的承诺,谱写出无愧的青春之歌!

第2篇: 《心灵慰藉》说课稿

还记得刚刚懂事的时候,仿佛感觉世界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是神奇而神秘的,想去尝试一下,但是又害怕这个东西会有什么危险,所以总是摇摆不定,只能用泪水来发泄。那时,心灵是幼稚的。

后来,年龄稍微大了一点了。有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也敢了,因为做到了以前不能做的事情,所以非常的快乐,每天总是洋溢着笑脸。那时,心灵是快乐的。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上了幼儿园之后,每天接触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自己也不是掌上明珠了。况且还有很多小朋友的能力在自己之上,所以微微有一点沮丧。那时,心灵是失望的。

大约五六岁的时候,记得我那时一下子就从全班跑步倒数第一成了数一数二的高手,小朋友们都很“崇拜”我,自己小小的虚荣心毛病也就犯了,而且那时思想也成熟一些了,所以那时的心灵是交错在想高兴又高兴不起来里。

入学了,当时感觉突然从幼儿园的老大变成了小学的老小,误差太大,再加上一开始同学们都不熟悉,所以话不多,只是跟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一起玩,那时,心灵有一点点的不高兴。

一年级第一次的期中考试,考得不错,爸爸奖励个陀螺,非常快乐。觉得上学还不错,嘻嘻。心灵是暗暗窃喜的。

二年级了,同学们也都熟悉了。感觉自己在班里个方面还是不错的。不过有一些家里富有的同学买了一些我没有的东西,想要,又怕父母不同意,所以一直憋着没说,那时,心灵是沮丧的。

三年级是中年级了,可以叫两个年级的学弟学妹“小屁孩”,感觉很好。呵呵,虽然可以叫,潜意识告诉我不要叫,如果是年龄小一点,不会听的,但是毕竟成熟了很多,对潜意识也有了解,所以就没叫。那时,心灵是成熟的。

五年级,升入高年级之后又有许许多多的困扰。功课间艰难了起来,作业渐渐多了起来,老师渐渐严了起来。这让在一二三四年级管的比较松的我们很不适应。但是一想到要升入六年级,要考初中,有非常快乐和期盼,所以,现在,我们的心,都是充满着憧憬的。

这是我心灵成长录的一部分,要是按一本书来算,这只能算是个前言。以后,人生的路还很长……

第3篇: 《心灵慰藉》说课稿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到,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便无从谈起。那么,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自尊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正在形成,自我意识有所增强,叛逆性格逐渐加强。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意识的解放,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意识的增强,单亲家庭的增多,无不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深刻的影响。

最近几年来,老师们几乎都发现一个同样的问题:脸皮厚的学生越来越多,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在因犯了错误而受到老师批评的时候,脸红羞愧、无地自容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有的学生甚至还笑对批评,这让老师们百思不得其解。笔者经过无数次的调查和不断的反思发现,这样的学生大多数学习不好,经常挨批,在家也得不到关心和爱护。他们渴望被关怀被尊重,但恰恰相反,由于他们学习成绩不好,经常犯错误,所以很少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他们用违反更多的错误或对待批评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以示反抗或引起老师的注意。这无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今年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叫张岩的男生,小伙子长得很帅,但就是不学习,而且上课的时候还经常小声嘀咕或出点洋相,弄得许多老师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所以几乎是每节课他都要受到批评,他对此显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甚至还笑脸相迎,这让老师们非常的头疼。我觉得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再采取批评的方法已经不管用了。于是在上课的时候,他又一次在下面小声的嘟囔,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说:“张岩,如果你有什么意见的话请大声的发表出来,老师和同学们都会洗耳恭听,要知道男子汉大丈夫一向生得光明磊落,又何必畏畏缩缩地小声嘟囔呢?”这一次他的脸红了,接下来的很长时间他没有说一句话。该读课文了,我看到他举手了,这是他上我的课第一次举手,我很兴奋,他终于肯学习了,好兆头。我赶快叫道:“张岩!”.他读得很认真,尽管读得磕磕绊绊,我还是表扬了他,并且说他很聪明,只要努力,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他显得很兴奋。课下我又找他谈心,和他谈理想,谈家庭,谈天文,谈地理,我发现他知道得还真不少,于是我再一次鼓励他要好好学习。他激动得哭了,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受到表扬,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不是个好孩子,就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没什么希望了,只有我说他将来会有出息,他说他一定会改好的。果然,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上课不再胡闹了,学习成绩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我认为之所以会有这样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耐心的帮助。由此看来,作为一名教师,不要一味的高高在上,要蹲下身来,用你的真心和爱心去感化学生,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去感受他们的心灵.

另外,中学生早恋问题也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学生处于青春萌动期,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和好感应是正常的事情。如果把它看成是洪水猛兽而大加遏制,那将是大错而特错了。那么该如何对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呢?我觉得还得采取大禹治水的因势利导法.。我教过的一对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曾经陷入了感情的漩涡之中而难以自拔,我发现了这种情况以后,及时地找到他们,和他们谈心,告诉他们这只是青春期的一个正常的反应,但这种感觉是朦胧的,不清晰的,而且此时的判断也往往是片面的,,不成熟的,况且中学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了,时光将不再来。为了美好的将来,你们必须将这段感情收藏起来,先要专心致志的学习,等到长大了,有了是非的判断标准,我们再来选择属于自己的感情。如果双方仍然没有改变的话,再谈感情也不迟;但如果双方已有了改变,则更加证明自己当初抉择的错误。总之,感情的事可以等到将来解决,但学习不能。你们可以有个约定,等大学门口见面时再谈感情的事。两个学生恍然大悟,决定将这份感情收好,相约在大学校门口不见不散。如今他们都考上了大学,感情上的伴侣却不是对方。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由此可见,尊重他们的感情,因势利导要比横加干涉的效果好得多。

还有,像单亲家庭的学生,生活困难的学生,学习不好的学生,他们的思想上多多少少的都会产生一些障碍,我们应当给与及时的重视,多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多分一份爱心给他们,多听听他们的呼声,让真情去赢得真情,让心灵去感受心灵吧!

第4篇: 《心灵慰藉》说课稿

如果你对于要不要参加身心灵成长课程有疑问,一定是你已经接触了课程,或者你知道一些有关于课程资讯,亦或者是你身边有人开始在上课,他们自会有一些观点带给你,可能有的人会非常兴奋的跟你分享他或她在课程里面收获了很多美好的体验,甚至也推荐你去上课,也有可能有的人会跟你分享这个课程真的不好,很多神神叨叨的东西,加上价格昂贵就跟你说这样的课程不值当。

这就像小马过河,当小马小心的试探着,一步一步地趟过了河,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从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高品质的课程,对于有内在成长渴求或者在生命中碰到困境的人来说会是非常好的支持。

什么是内在的渴求呢?当一个人外在的生活看上去都是非常好的甚至堪称完美,有好的经济收入,好的职位好的车子好的房子,稳定的家庭,在外人看来真是好福气,但是这个人本身却有一种内在的缺失,总觉得生命中少了一点什么,而这个少了一点成为他或她生命中的痛点,外在的资源再丰盛却缺少了内在的那份真正的喜悦与圆满,于是他或她开始在生命中找寻,在生命中找寻某些不一样的东西,对于这样的人,真的建议可以开始参加一些身心灵的课程或者可以探寻一些修行的法门,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找寻心的家园。

那什么又是生命中的困境呢?生命中总是有困难,一个人从小到大要克服种种困难也品尝风雨过后的喜悦,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更加趋于成熟练达,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克服很多困难的能力和意志力,而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不乏很多支持的资源:爱人、朋友、同事、兄弟姐妹、父母……

我这里所特别指出的生命困境,是指在你的生命中事业上或者关系上亦或者自身的情绪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你已经没有办法通过以前的方式找到出路,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有某个身心灵课程的消息出现在你面前,我建议你大胆一试,不外乎几千元钱加上几天的时间,而通过这样的课程你可以学习到很多的方法,清理自己的情绪,疗愈童年的创伤,体会整个团体的支持,并且学习到一些方法可以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学会从自己的内在找到更多的力量与智慧去面对日常生活的种种挑战。

还有一种人既没有面临内在成长渴求也没有在生命中碰到很大的困境,而在这个时候有这样的身心灵课程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开始对于内在的成长产生了好奇,这样的人还是可以选择合适的课程去体验,带着对于生命的好奇,去品尝在以前的课堂里面没有过的体验。

因为在目前中国,由于教育体制的局限,我们的主流教育过于强调智性的开发,我们所有的竞争都集中在对于知识的学习,而我们几乎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处理我们的情绪和感受,我们过于活在头脑中,也迷失在头脑中,这样的迷失让我们的生命窄化,并在生活中创造出非常多的冲突,我们非常缺失对于情绪和身体感官的关注和教育,我们也缺失了对于生命本身的探究和体会,而身心灵的课程大部分的都是运用各种方法技巧去探索我们的身体、情绪、感官还有很多超越头脑的现象,而我们的生命因为这些会更加饱满,我们对于生命也会会有更宽广的视野,而且在这些课程中都有非常实用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协助我们在生命中更加沉淀下来,成为自己的主人。

由此看来,适当的参加一些身心灵课程对于生命的扩展还是相当有助益的,只是如今市面上的课程非常多,有的价格非常昂贵,也有一些虚夸功效的现象,所以,想要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参加,除了勇气,也要谨慎为之,找到可以信任的机构举办的课程也相当重要,也需要根据自己本身的经济状况实际的掂量学习成本与实际的收获之间的平衡。总之是既不要妖魔化身心灵课程,也不要过于圣神化身心灵课程,这样无论我们选不选择去上课,也不需要过于纠结与烦恼。

本文来源:http://www.fzlzkj.com/yuwen/15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