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争气课文原文

| 学习计划 |

【www.fzlzkj.com--学习计划】

一定要争气课文原文

  《一定要争气》写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在学生时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表现了“一定要争气”的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

  《一定要争气》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童第周再三请求,校长才勉强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不这,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学习。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了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看书。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功课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差,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从别的国家来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同学。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几年来,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实验,需要熟练的技术,还需要耐心和细心。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做成功了。那位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办。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也能办得到。”

  《一定要争气》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记叙已故著名科学家童第周轶事的文章。教学时要使学生了解青年时期的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学习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主义思想。我紧密配合单元训练重点,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握重点来读懂课文,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一、简介课题,感知整体

  课题属于偏正结构词组,解析题意的重点词在“争气”,理解“争气”,(下决心努力去做,不甘落后。)“一定要”表示争气的决心很大。带着题意,简要介绍童第周的生平事迹。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认读生字词,分段朗读,了解预习情况。学生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思考:本文主要写谁要争气?为什么要争气?怎样争气?结果又是怎么样的?提示学生按“家里”、“中学”、“留学”三部分内容给课文分段。

  二、缘词析句,捕捉内涵

  在学生了解童第周家庭贫穷环境后,围绕课后思考·练习2,细读课文。然后以问题导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句联系,思考、议论、分析,由词及句而段,读懂课文各部分内容。

  1.“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再三”是什么意思?他“再三请求”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着重理解词语:基础差、吃力、平均,和三个“才”字各说明了什么意思?(强调家庭贫穷与文化基础差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理解前两句的意思之后,把握“再三”的意思,领会“再三请求”的蕴含。

  2.“第三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发愤”的意思是什么?联系下文,说说童第周是怎样发愤学习的。)在学生懂得童第周为什么要争气的原因后,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发愤”的意思。引导学生学习时找出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具体内容。讲读时引导学生:①紧承上文,说说“更加发愤学习”的原因。②童第周是怎样发愤学习的?让学生依据时间:每天天没亮,夜里;以及地点变换:校园的路灯下面,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理解语:悄悄、溜、努力、终于。弄清每句话的意思。③这一自然段哪几句是具体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④童第周发愤学习的结果如何?⑤童第周是怎样想的?这里的“争气”是什么意思?(第一要有信心,我并不比别人笨;第二要努力,家里穷可以促使自己发愤。)再通过进一步朗读第二大段,加深对本段内容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这一段的方法。(紧扣“争气”,按原因、经过、结果、感想进行叙述。)

  3.“教授自己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童第周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围绕这一重点句,先让学生复习巩固第二段落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第三大段,即第4、5、6自然段,理解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的原因,争气的经过、结果,和他的思想感受的线索,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抓关键语理解,着重捕捉,领会句子内涵,弄懂本段内容。①理解词语:资助、贫穷落后、瞧不起。搞清童第周为谁争气?为什么?(争气的原因)②童第周做成功了一项什么实验?“熟练”、“耐心”、“细心”说明了什么?(手术难度很大)③“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说明了什么?童第周又是怎样做的?“不声不响”、“不怕失败”、“终于”说明了什么?表现了童第周的什么精神?(勤奋努力和卓越才干)④“震动”的意思是什么?在句中说明了什么?童第周又是怎样想的?这里的“争气”又是什么意思?(第一要有自信心,中国人并不笨;第二要努力,国家穷促使中国人努力。)通过本段阅读,检查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由词及句而段,读懂文章内容的`学习方法。

  三、贯穿“争气”,加深理解全文

  围绕“争气”,记叙了童第周发愤学习,迎头赶上同学和刻苦钻研,完成科学实验的事。总结课文时,要围绕课后“思考·练习”1的两个问题,让学生默读全文,并画出“一定要争气”的句子。齐读童第周中学和留学时思想感触的句子,进行句子比较,意思比较,读懂童第周由“误”而产生“争气”的信念,根据“并不……笨”而“努力”“能办到”的文章结构。通过点拨、剖析,进一步理解童第周不甘落后,发愤学习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主义思想。启发学生要充满信心,勤奋学习,为人民争气,为祖国争气。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加强朗读指导,注意读出自信、自立、自豪的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学了课文后

  我让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谈谈体会:童第周在比利时留学时为祖国争气,这与他在中学读书时为自己争气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只有从小为自己争气,长大了才能为祖国争气。我因势利导,指出:中华民族的强大,就是靠了象童第周那样的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的拼搏和努力,振兴中华的希望就寄托在我们的身上。要为祖国作贡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本文来源:http://www.fzlzkj.com/shiyongwen/6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