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节日相关的散文范文(精选四篇)

| 散文 |

【www.fzlzkj.com--散文】

【篇一】与节日相关的散文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每逢这个时候,家家都要带上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今天是清明节,妈妈领这我来到坟前,那里的大大小小的坟墓竖着。望着那么多的坟墓,心中感觉不胜复杂,这些墓中的人爱过,恨过,累过,得意过,失意过,而今只有一块块石碑躲在杂草中叙述这他的光荣与泪水。不一会,走着,走着,就到了外公的坟前,坟上刻着一个个名字,上面也有我的。我蹲了下来,轻轻地抚摸那块冷冰冰的石碑。回想起以前,外公虽然是一位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人,但是他是一位乐于助人,有一颗善良的心。他曾经当过兵,还有一颗坚强的心,不屈不挠的意志。

  外公还非常喜欢给我讲那些大道理,虽然我听不大懂,但我还是一个劲的点头。因为我知道外公都是为了我好,为了我以后有出息。可如今外公走了,只留下了一张毫无表情的照片,和一块冷冰冰的石碑。

  想着,想着,妈妈已经吧纸钱烧掉了,把香递给了我。在默默的祷告中,我再一次的细想,不知先人感受的我,不知道黄土下的祖人会喜欢这样的气氛吗?

  一滴雨珠滴在我的手背上,渐渐的雨下大了。我也该回家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耐人寻味,不同寻常!

【篇二】与节日相关的散文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奶奶走过去给了他一点粮食说:“快逃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伯伯笑着说:“婆婆如果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奶奶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奶奶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奶奶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奶奶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于是,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奶奶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根红蜡烛……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习俗除了上面所说的"外,还有很多,比如:贴窗花,贴年画,吃饺子,压岁钱等。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过年夜饭,就拿着鞭炮就朝门外奔去。伴随着我们的欢呼声,一个个烟花飞到了空中,点亮了美丽的天空。还有一个传统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了,那就是春节,我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我们的红包,预示着来年我们都会顺顺利利的过着每一天。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来到。

【篇三】与节日相关的散文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除夕,是我们中国传统的风俗节日,也就是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

  早上,我和爸爸早早地就起床了。只见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忙碌着,眉宇间透出欢乐的神情。我也在帮爸爸贴春联,妈妈就在家里忙着打扫卫生和整理一天的饭菜,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

  夜色渐渐降临,远外的鞭炮不断。我们全家高高兴兴地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桌子上的菜丰富极了。大人们在一起谈论着过去一年的工作。我插不上嘴,就打断了他们的谈话,端起饮料,首先敬爷爷,奶奶,祝他们二位老人,身体健康。然后祝我的爸爸、妈妈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心想事成。就这样大家都说着祝福的话语。全家人边吃边聊,其乐融融,整个房间充满了温馨、欢乐的笑语声。

  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放烟花。我拿了一支烟花,小心翼翼地点燃,只见烟花一会喷出红颜色的火焰,用力一甩就喷出五颜六色的火焰,真是好看极了。烟花没有放完呢,我就迫不及待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春节晚会的节目真是好看,我最喜欢***的小品,他的小品每年都是晚会的压轴戏剧,特别有趣,让人捧腹大笑……

【篇四】与节日相关的散文

  提起“二月二”,好比是个很遥远的节日;遥远到三四十年前的童年。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都被贫穷和饥饿困扰着,所以,记忆中的“二月二”几乎就只剩个“吃”字了。

  虽然年的味道早已荡然无存,但细心的母亲必须留个年的尾巴给“二月二”,那就是过完年以后的最后一顿肉菜了。所谓的“肉菜”,其实是把洋芋和胡萝卜切成片片,与猪肉片和血馍馍混炒——这是童年最美的.味道,可惜不常有。这也是娃娃们盼望“二月二”的原因之一。

  除了吃肉菜,少不了的就是吃各种各样的炒物儿。有自家自留地里种的,如扁豆、黄豆、“建设”豌豆、仙麦、油麦儿等等。有心计的主妇会提前把要炒的物儿在盐水或糖水里泡一段时间,这样出来的炒物儿自然就有了咸味或甜味,而且酥软可口,自然好吃多了。

  “建设”豌豆有一股子冲人的杂腥味,不是所有的人都爱吃。有种叫“三棱豆”的,颗粒硕大,通体素白,吃起来脆香爽口,当时备受青睐。但后来听说那是舶来品,人吃了会中毒。阳赛村人吃多了三棱豆,许多得了软骨病的,医不好,大半生与拐杖为伴,就是例证。

  “二月二”炒物之王当数大豌豆了,但那时并不自产。每逢“二月二”前几天,便有人肩挑背驮地来到村子里换大豌豆。村头一声“换——大豌豆唻——”,各家的小孩便缠着自己的父母亲,抱住父母亲的大腿,“给咱换大豌豆——给咱换大豌豆——”,就像猫儿念经,没完没了!如果见大人没有动静,就硬是挤出几滴眼泪,耷拉拉地吊在眼眶子上,总要得到爸妈的同情。其实也不是大人铁石心肠,家里仅剩的几斤粮食,还要做种子用。再说呢,一斤半麦子才换一斤大豌豆,还是湿的,未免吃亏太大,实在不划算嘛!——看着孩子的眼泪都下来了,先是母亲劝父亲:“要不给娃换上半斤吧,哄一下就过去了吧……”然后是父亲一边怪怨“也太贵了嘛,换了大豌豆恐怕给人家不够还了呢”,一边拿了个碎碗,吞了多半碗麦子,这才闷闷不乐地去换大豌豆了。

  “二月二”的教室里,塞满了吃炒物儿的声响,酷似毛驴啃干草发出的声音。学生娃少不了给老师奉上一掬掬(虽然心里疼,但还要强装笑脸),老师们一概笑纳(因为那时的老师也是一样的穷酸)——这样,学生们才能肆无忌惮地吃炒物了。书包里,衣服的兜兜里,没有不装炒物儿的。而真正神奇威武的是那些直接把大豌豆串串挂在脖子上的家伙!那是奥运金牌,那是“五一”劳动奖章,要不就是贵妇人的金项链……因为班上挂串串的充其量三几个同学,何况二月二当天只是挂,不去吃,这就吸引了众多羡慕的眼光……远山的串串最长了,都不知在脖项缠了多少转!双山和旺喜在远山前面转移他的注意力,定国在后面偷偷解开串大豌豆的绳结,撸走了很多大豌豆以后,又重新系上了……待远山发现时,脖项后面的大豌豆缺失了一大片,而双山、旺喜和定国三个为了分吃大豌豆在学校的基子坑儿里打起了死捶!

  “二月二”有个游戏叫“捉糊涂虫”,你玩过吗?两人一组,甲只用一只手捏一定数目的豌豆,乙两手捏相同数目的豌豆,然后背过手去。游戏开始,甲说:“糊涂虫糊涂虫,只要你两手捏得停,一手打你***颗,一手和你对半清!”然后乙伸出一只手展开,由甲去清点,神奇的是:无论乙手里豌豆数目怎么变化,甲总是能取得游戏的胜利!乙因此输掉许多豌豆!请问,甲的奥妙在哪里?这个游戏往往是大娃娃哄碎娃娃,甲制胜的诀窍直到我读四年级时才自己解开。

  订了娃娃亲的男孩,二月二的一天必须要去女方家“抹丈人”。定国便是其中的一员,因为那天他下午才到校的。抹丈人自然要穿新衣,藏篓里除了大豌豆串串若干,还少不了三尺花布,那是为女方送去纳衣裳的。虽然就在邻村,一个人不敢去的,须父亲在前面引路,定国羞答答地跟在父亲屁股背后,生害怕路上见人,见了人,更害怕人家问干什么去——抹丈人在幼小的孩子心目中就是个丑事,丑的见不得人啊!所以我那时竟然和几个同伴发下毒誓:咱们一辈子不攀婆娘!

  今年的二月二,村里人都在日七慌忙地栽党参,据说亩投入四千多元呢……

  ——没有人吃炒物,没有人挂串串,没有人吃肉菜,没有人抹丈人……

  因为没有人再稀罕这些了,谁还在乎“二月二”?

本文来源:http://www.fzlzkj.com/meiwen/159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