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学青春散文随笔励志4篇

| 随笔大全 |

【www.fzlzkj.com--随笔大全】

大学里的青春早晨,是我们遗失了自我的梦境,是被慵懒浪费了的生命,是在睡眼迷离的梦呓里慢慢归隐于昏聩山野的斗志。早晨,是被我们遗忘了的,抑或者说,我们,是被早晨遗弃了的。在我们已然成为了习惯的三更恋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推荐】大学青春散文随笔励志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大学青春散文随笔励志4篇

篇一   大学里的青春

  早晨,是我们遗失了自我的梦境,是被慵懒浪费了的生命,是在睡眼迷离的梦呓里慢慢归隐于昏聩山野的斗志。

  早晨,是被我们遗忘了的,抑或者说,我们,是被早晨遗弃了的。

  在我们已然成为了习惯的三更恋网,在我们疲于嘶哑的K厅疯狂,在我们乐于借酒消愁的深夜萧风,在我们痴人说梦般的永远消失于永远世界的泛泛空境,悄悄的,像朱自清的日子是从手缝之间溜走一般,早晨,便从我们盛极而衰的肢体里,慢慢的融进黑夜的身体。从此,我们逐渐的`沉进萧条的文字,堕入无可奈何的哀叹,在凌晨开始温暖的床上,在别人朗朗的读书声里,自以为人般的感叹一声:早晨呵,你是别人的早晨,却是我的傍晚。

  那一日,当我因公而强迫自己起床做事之后,在偶然间坐在东花园的核桃树下时,我便开始感叹,感叹于自己对日子的亏欠,感叹于自我惶惶不可终日的大三,更加感叹于一无所成而疲懒越烈的大学。一种罪恶感在那时便开始诞生,成长,甚至可以说,那样的感觉,是一种旧病的复发。

  核桃树的叶子,在清晨沁人的风儿里,一片片的飘落,落在我的头上,椅子上,以及身旁朗朗的读书声里,我忽然感觉到,原来,这么多年来的大学生活里,在我通宵成性的时候,在我与哥儿姐妹们高喊“音乐”流行的时候,在我忙碌于体力劳动统治的社团活动的时候,在我因为不想起床意念愈来愈强而一睡到晌午的时候,这微风,这落叶,这让人斗志勃发的鸟语花香,便如此从我原有的生活世界里归于平庸,甚至直接被昏聩剔除。可惜可叹,可悲可哀。

  打小的时候,我们便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是美好的,也是重要的。一天有一个好的开始,一天便是充实的,每天都有一个好的开始,一年便是充实的,每一年都有一个很充实的准备,那么,收获便是必然的,美好则是唯一的结果。

  我只能借助心里仅存的那点渴望,那点灵知,去试图揭开那一层困扰了我多年的慵懒的,无规律的可憎面纱,用所有尚且存活的希望,去打扫我尘封已久的激情的碑,让阳光,让清晨那第一缕阳光,透过我身体所有可以正常工作的细胞,照进我的体内,驱散那些罪恶的,萧条的黑。张闯杰,还我一首属于美好的,还我一个真实健康的质体,还我一个不再哀吟的激情的魂魄,请你,就从明天早晨开始吧。

篇二   青春路上

  走向成功的路有多远,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攀上成功的高峰有多难,这话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信念。

  生活的时日是太漫长了,我们走在这茫茫人生路上难免跌跌撞撞,即使如此,青春的路上一切都还如花似锦,韶华灿烂。我们各有彼此,奔跑于世,只为着向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奔去。

  走在青春的路上,我们需要思考很多。我问自己的心向往着什么,也许应当是种淡淡的又不乏滋味的人生。冰心曾说:“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我想,人生亦是如此吧,淡一点何尝不好?作为一名正为高考奋斗的高中生,学习生活亦更如此。当然,淡如茶的人生,不是“碌碌无为”,而是静下心来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小成功,对于现在的我,即默默学习,心无杂念,不求突飞猛进,只求平稳上升。

  走在青春的路上,我们需要舍弃很多。钱钟书说:“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然而,一切失败的阴影,一切成功的光环,你留恋的丝丝缕缕,你惆怅的点点滴滴,都应抛给过去,或遗忘在时间的角落,或载入人生的史册。

  我想,能让心灵在真实中憩息的人便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是心灵的幸福,而不是任何身外之物。“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问自己为何悲愁失意,只因身在官场的他,看不惯那些追名逐利的官吏,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然而现实无法改变。于是,他辞官归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寄情于山水。他登高而歌,临溪作诗,伴着夕阳余晖随处走走,时时远眺,看鸟儿归巢,沉浸于恬静而闲适的生活,远离俗世。他舍弃了他该舍弃的,保留了一颗纯净、淡薄的心,这已足够。

  走在青春的路上,我们需要坚持很久。人的一生就是个不断问路的过程,一次又一次地迷失,一次又一次地清醒,一次又一次地振作,一次又一次地探寻。从一次挫折中吸取教训就是在人生迷途中又点亮一盏灯。人的心灵往往会在一次漫长的旅途中渐渐憔悴,也许,当你迷失得多了也就倦了,有时也许想过放弃,然而放弃就等于更久地迷失,不是吗?

  贝多芬的坚持足以震撼人心。那些灵性至极的黑白琴键撞击出生命的悲壮乐章,诉说着贝多芬的梦想与信念。要知道,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悔。总有一天,曾经天真无知的你将会因你的坚持而无悔!

  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里,阳光氤氲着我们的样子,那小小的酒窝还斟不满暖暖的浅笑,那笑中更增添了成熟的思虑。

  我们有遥远的志向,我们有坚定的信念。

  我们经过人生的走廊,走在青春的路上。

篇三   大学,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成材”而非“成才”

  这两个月,各种各样的企业来到学校招聘,我猛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我马上要走出校园了,我一下子被吓到了,整个人都颤抖了,发了好长时间的呆。

  我禁不住地问自己:上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大学又会起到怎样的作用?以前总觉得,大学是把一个人打造成才的地方,好像上完了大学,我们就都是人才了。现在想想:与其说成“才”,不如说成“材”。

  一般意义上讲,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的人,需要明确的方向,长期的深入,有一定的成果和造诣才能称之为人才;而人材就不同,只需要一些基础的能力和素养,如缜密的思维,不错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表达和沟通等,而且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基本的要求。

  大学时,我们都是钥匙坯,读大学就是为了把我们打磨成能开企业这把锁的钥匙。可是一把已经加工成品的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而没有成型的钥匙坯却具有打开任何一把锁的可能,而且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被打磨,也不知道自己将被磨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自己要开的是一把怎样的锁。这里还存在一个风险,就是一旦具备了开某一把或某一类锁的能力,想要打开其他的锁,就只能回炉再造。所以,在不清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钥匙之前我宁愿接着做一把钥匙坯。

  其实,在大学里的很多时候,我们似乎都陷入了盲目色疯狂竞赛中;考试的排名,分数的高低,证书的多少,甚至担任的职位和恋人都可以拿来攀比。我们上课好像只是为了不挂科,或者说是为了找工作,再也没有因为获得新的知识而感到愉快和欣喜;证书则几乎沦为了摆设,不知多少人,过了四级之后再也没认真的学过英语。成绩和证书不能堆砌出人才,只能让人蜕变成机器,达到了指标才可以休息,这简直有些悲哀。

  当然,应该没有企业会不喜欢人才,可是我们毕竟还在学校,对于一些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知之甚少。即便能够耳濡目染道听途说一些,也很难切身的体会到;实际上,即使清楚单位的要求,处在学校这个环境里我们还是很难把自己打造成他们所需要的标准人才的,因为你没有那个环境。

  白岩松曾经在一个讲座里这样告诉在场的大学生:社会需要怎样的你们,绝不是拿来就能用的你们,而是能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能不断学习的你们,一个有潜力可以塑造的你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也就是材。其实在我们刚踏进大学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块材料,不幸的是一部分自甘沦落成废材,一部分挤破头想成为人才,可是很少人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潜力的可塑之材,也许这就是出众的英雄只是少数的原因吧。

  我们在象牙塔里生活,绝大多数时间里还是在按照这里的规则行走,可是在这里对人才的要求和以后企业的标准会一样吗?倘若还在用读高中的思维看待大学里的各种标准,真的不排除被教育“毒害”的可能。既然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到工作中学习,那干嘛非要在不清楚要学什么的时候盲目的去“学”呢?踏实的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奋斗,多看本书,或学门外语,积累一些实实在在的能力,扎实的文笔,标准的普通话,等等。这些在以后工作中的作用绝不亚于你得过几次奖学金,当过几回第一名。

  大学,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成材”而非“成才”,而现实是毕业能够成为人才就很不错了。

篇四   请及时给自己充电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你是否已感到多年的经验可能会因为新技术革命的出现而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是否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已越来越弱,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可能也越来越小了?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年代里,“充电”已经成为人们改变职业方向、提升职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人在职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同感受。

  工作中开始出现你不懂的东西:一些新设备是你从未用过的,一些新技术是你从未学过的,一些新名是你从未听说过的……总之,你遇到了一定的“技术障碍”,感到过去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此时,当然不能坐等被淘汰的命运,而要让自己尽快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

  人生需要不断地充电。整个社会都在以软件更新的速度不断前进,如果你不升级自己,那么唯一的后果就是被社会抛弃。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赢在起跑线上。

  一帮大学同学毕业后,各自走上了工作岗位。十年后,他们相约到母校聚会。教授得知这些学生们十年来的成就与作为之后,很不满意。教授之前对其中的几位学生尤其寄予厚望,但是大跌眼镜的`是,十年过去了,他们都表现平平,没有一个有拿得出手的成就。

  教授感到不解,于是问他们:“你们毕业后,平均每月看过一本书的请举手。”

  学生们都露出惭愧之色,没有一个人举手。

  教授知道了他们十年来表现平平的原因:“一个月看一本书,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困难,为什么你们一个人也做不到呢?难道你们认为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够用了吗?难道你们在工作中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不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吗?”

  教授的话,令人深思。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坚持平均每月看一本书的人有多少呢?难道是因为不需要或者没有时间吗?当然不是。

  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社会就失去了进取之心,得过且过,也不会再有什么进步。反之,学生时代即使不显眼,但到社会后仍然勤勉踏实地主动学习,往往都会有长足的进步。对于成功的目标来说,一个人步入社会时拥有多少知识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他自我进修的态度才是决定事业成长高度的因素。

  李刚毕业后没多久,就幸运地应聘到一所知名学校做办公室的文职人员,主要负责起草文件、对外宣传等工作。在同一办公室里,还有其他三位前辈。校长在场时,大家都表现得工作很投入的样子。但校长不在时,同事们就开始放松下来,在开心网上玩玩游戏,侃侃奇闻轶事等。李刚因为初来乍到,很有自知之明,没有随大流,而是一有空闲,就想一想领导交办的事情有没有未办妥的,自己还欠缺哪方面的知识,然后抓紧时间进行充电。

  由于李刚的用心,他为自己的未来增添了色彩。他在学校工作了四年,第一年做的是普通职员,第二年升任办公室副主任,第三年由副主任转为正主任,第四年出任校长助理。而在办公室玩游戏侃大山的三位同事,虽然入职比他早,但直到李刚升职离开这个办公室,他们仍是表现平平。差距在哪里?就在于李刚一直在充实自己,而他们没有。

  追求杰出的人从不会停止自我进修。美国著名政治家艾尔因为家贫,小学未毕业就辍学了。依靠勤奋努力,他30岁当选为纽约州议员。这时他的知识依然贫乏,甚至看不懂那些需要他表决的法案。但艾尔没有气馁,每天坚持读书,如饥似渴地学习那些他需要了解却暂时不明白的知识,有时他一天要读书16个小时。而且,他将读书的习惯一直坚持下去。在当选为纽约州州长的时候,艾尔已经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曾四度出任纽约州州长,而且先后有六所大学授予他名誉学位。

  优秀人物从不认为自己的学问已经够用,相反,他们几乎一致认为自己所知甚少,需要靠不断学习来满足工作的需要。越是优秀的人越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反倒是平庸之辈对自己的学识能力颇为自得,他们觉得工作中已经没有陌生的东西。人是熟悉的,工作也得心应手,很少遇到难题,轻轻松松就能完成工作。

  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这样就停止自我更新和自我升级。因为社会的整体素质正在不断提升中,一些文凭比你高,专业知识比你丰富的人可能会加入到你这个行业,成为你的挑战者。那你就更有必要适时充电,以抵挡一波又一波实力不凡的竞争者。

  有些人的职场之路过于顺利,以至于他们觉得一辈子都能这样。假设你当初学习的刚好是目前很热门的专业,由于懂行的人才很少,你极可能顺风顺水地享受高职、高薪。但正因为热门,必定有更多的人开始学习这一专业,他们掌握的技术也更成熟,将来极可能把你淘汰出局。假设你遇到一个特别赏识你的老板,你也可能顺利冲上很多人望尘莫及的高端位置,但这个老板真的能一辈子庇护着你吗?不管什么原因,顺利的状况总是不能持续很久,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辛苦打拼才是生活的常态。所以,当你感到过于顺利时,反倒要引起警惕,及时充电升级,以应付未来的变化。

  NBA球星迈克·詹姆斯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升级自己的人。

  在NBA里,这个迈克·詹姆斯绝对不简单。一方面,迈克·詹姆斯是NBA一位不折不扣的“流浪球员”,从他20XX年进入NBA至今,詹姆斯一共换了八支球队。在活塞队期间,他为自己赢得了金光灿灿的总冠军戒指。另一方面,是因为他随时都在为自己充电。他没有参加过NBA选秀,20XX年以自由球员的身份和热火签约,此后便一直在边战斗边成长。

  20XX年,还在火箭打后卫的迈克·詹姆斯出席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的球员商机发展联合会,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迈克·詹姆斯曾在杜昆大学获得儿童心理学学士学位,他希望斯坦福大学的课程能有助于他日后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

  的确,球员总有退役的那天,但是生活不会因此而停止。有了这样的学习经历,当詹姆斯离开球场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将迎来同样精彩的另外一段旅程,因为他已经做好准备了。

  要想得到成功的青睐,就及时地给自己充电,为成功的天平增添砝码吧。

本文来源:http://www.fzlzkj.com/suibi/6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