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手抄报文字内容(合集五篇)

| 手抄报 |

【www.fzlzkj.com--手抄报】

疫情防控手抄报文字内容篇1

    一、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空间,前往医院就诊、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从事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高风险暴露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年老及体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

    二、保持社交安全距离

    到人多密集场所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客流较多时,有序排队等候,避免人员拥挤。

    三、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要勤洗手,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清洁双手前不要用手触碰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弃置于垃圾箱内。

    四、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居室和办公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避免空气污浊。冬季使用空调前应进行清洗和必要的消毒,保持一定的空气流动和自然通风。

    五、注意饮食安全卫生

    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选购时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选冷冻冰鲜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同时佩戴口罩。购买境外冷冻食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处理食材应生熟分开、煮熟煮透。购物、处理食材、饭前饭后应保持手卫生。

    六、自觉坚持安全出行

    杜绝带病上班上学。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尽量避免外出,特别是近期与发热、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人员,尽量不搭乘公共交通。

    乘坐公共交通时,尽量选择刷卡、扫码等非接触方式充值、购票。遵守公交、地铁等部门防疫规定,如戴口罩、测体温等。

疫情防控手抄报文字内容篇2

  1.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3.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5.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6.依法科学防控,及时诊疗救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7.加强联防联控,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严密防线。

  8.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防控疫情。

  9.科学防控疫情,文明实践随行。

  10.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

  11.拒野味、不聚会,亲友情、网上叙,少出行、莫大意。

  12.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13.复工复学要注意,观察两周看体温,如有症状早报告,尽快就医别迟疑。

  14.做好自我防护就是关爱他人,遵守文明行为就是奉献社会。

  15.重科学,听官宣,谣言消息莫去传。

  16.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

  17.弘扬垃圾分类新风尚,做好防疫废弃物回收处理。

  18.整治环境卫生,扮靓美好家园。

  19.我们同努力,疫情定可防。

  20.向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致敬!

疫情防控手抄报文字内容篇3

  1.健康科普,与孩子一起学习防疫知识。

  相信科学和医院权威的信息与知识,不信谣、不传谣。理性接纳事实,既不盲目自信,也不焦虑恐慌。疫情期间,也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卫生习惯的好机会。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的,勤洗手、多消毒、戴口罩,预防病毒传染。同时,配合学校防疫工作的进行,按时申报健康情况。

  2.以身作则,做好自我管理。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模仿家长的行为。在行为习惯和情绪调适上,家长都需要做好榜样,保持理性,积极应对,规律生活,给孩子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

  在行为习惯上,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做“手机的奴隶”。均衡饮食,给自己和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餐食,彻底煮熟所有食物。

  在情绪调适上,需要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尝试用正向的思维去思考,让生活充满正能量,也给孩子带来温暖与信心。

  3.关心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长,不仅需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也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可以每天晚上抽出时间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这段时间的感受和困惑,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

疫情防控手抄报文字内容篇4

  1、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势头。

  3、强化联防联控,依法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4、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坚决遏制疫情扩散。

  5、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6、全力以赴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旱治疗和集中救治措施。

  7、冬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市民要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疾力。

  8、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

  9、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务必做好自我防护。

  10、科学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护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11、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请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12、有发热症状患者,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13、科学应对、群防群控、战胜疫情!

  14、重科学、听官宣、不信谣、不传谣!

  15、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16、疫点返乡回到家、居家观察14天、出现症状要报告!

  17、少出门、多居家、网络拜年乐大家!

  18、接触家畜和家禽、个人防护要到位!

  19、戴口罩讲卫生勤洗手勤通风!

  20、打喷嚏捂口鼻有症状早就医!

  21、见屏如面:网络拜年也是团圆!

  22、减少串门:关系不因距离疏离,问候到,心意到!

  23、比戴口罩:科学丢弃,不传病毒!

  24、勤快洗手:消毒杀菌,病毒赶走!

  25、拒绝野味:不猎奇,不贪嘴,病从口入,教训牢记!

  26、科学就医:如有不适,尽快就医,沉着冷静,谨遵医嘱!

  27、拒绝谣言:只送祝福,不传谣言,别让错误信息帮倒忙!

  28、拒绝扎堆:不图一时热闹,但求平安健康!

  29、戴口罩讲卫生打喷嚏捂口鼻喷嚏后慎揉眼

  30、戴口罩,勤洗手,不给病毒有可乘之机。

  31、抗击疫情,人人有责。

  32、注意防护,不恐慌,不传谣。

  33、重视自身健康,做好自我防护。

  34、请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35、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淡!

  36、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风。

  37、网络谣言要分清,消息才能信!

  38、口罩一戴,福气常在!回家洗手,健康就有!经常消毒,病情消除!老实宅家,利己利他!

  39、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

  40、这个春节莫瞎串,情谊不在一顿饭。这个春节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

  41、勤洗手来多通风,争做防疫小先锋。

  42、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43、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

  44、强防护、不恐慌,信科学、不传谣,我们同努力,疫情定可防。

  45、你不聚、我不聚,你我齐把病毒拒!

  46、人群密集不要去,避免接触保平安。

  47、随地吐痰是陋习,喷嚏咳嗽遮口鼻。

  48、希望大家都少出门,出门记得戴口罩。

  49、请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50、抗击肺炎,众志成城。

疫情防控手抄报文字内容篇5

  【入室办公如何做?】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电话消毒如何做?】

  建议座机电话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加至四次。

  【工作防疫指导:下班】

  下班回到家中或者宿舍,一定要先洗手再洗脸。加强个人和宿舍卫生,勤换衣物,定期打扫和使用84消毒水稀释后拖地消毒。

  【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①家庭内应配备必要的消毒剂和个人防护用品,家庭成员和实施医学观察的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尽量减少接触。

  ②医学观察对象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家庭内保持通风。其使用后的卫生间做好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③医学观察对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时要戴好口罩,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

  ④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体温,做好记录。

本文来源:http://www.fzlzkj.com/sucai/16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