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论文锦集三篇

| 论文 |

【www.fzlzkj.com--论文】

改革开放论文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经历了探索改革、扩大改革、深化改革、改革创新、全球化时代和金融危机之后等几个阶段。无论是最初的简政放权、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汇率改革,都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当前,面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及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对外贸易制度又展开了新一轮变革。必须更加注重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有效调整对外贸易政策,鼓励海外投资,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改革开放;对外贸易;制度演变;发展方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启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道路。从一开始,对外贸易就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中国对外开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创新、扩大、深化、探索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都反映了当时中国对外开放的客观需求,在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全球贸易秩序和贸易规则重构,都要求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展开新一轮变革。在此背景下,回顾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演变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探索改革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1978年~1987年)

1978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元年,对外贸易作为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其肩负的重任不言而喻。概括而言,其主要任务就是改革原有的对外贸易制度,同时探索新的对外贸易制度,具体做了以下工作。1.改革对外贸易管理体制。1980年改组成立海关总署和进出口商品检验局,1982年整合对外贸易部、对外经济联络部、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对外经济贸易部。同年,为配合外贸公司“走出去”,开始在美国等主要国家成立贸易机构。2.简政放权。1980年年初起,开始放松对外贸的管制。1984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各省可以按比例留存外汇,企业最多可留存50%;除了列入禁止进口的商品,获得授权的机构可以自由进口非禁止商品;扩大广东省对外贸易经营权,省一级外贸公司可以负责自营产品出口业务。在此之后,中央部委成立了19个工贸公司和进出口公司,推行技贸、工贸结合,进一步推动中国产品与世界接轨竞争。3.推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年外贸专业总公司围绕出口总额、盈亏总额以及出口商品换汇成本三项指标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调整对外贸易财务制度,将外贸企业财务与主管部门脱钩;改变原来的征税办法,全面调整进出口商品的征税和退税政策。4.实行国家控制下的开放保护贸易政策。明确向“关贸总协定”(1996年后正式更名为“世贸组织”)提出了进口商品结构只能是有助于提高出口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以及节约使用外汇的基本原则。总的来看,该阶段可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步阶段,基本确立了出口导向战略,对进口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政策。在此之前,中国对外贸易无论是贸易产品种类还是贸易规模都是极度萎缩的。如对外贸易产品种类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资源产品以及工业初级产品上,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和价值含量,贸易规模不到300亿美元。当然,这也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1979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只有293.3亿美元,1987年已增至826.5亿美元,年均增长13.83%,且同期的进口年均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

二、扩大改革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1988年~1990年)

总结前一阶段对外贸易改革,一些关键性的制度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1988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决定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加速对外贸易企业向“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制”转型的步伐。1.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只需在承包指标内按一定比例向国家上缴承包额即可,其余留给地方和企业;同时规定,不同行业、产品、地区的留成比例可以不同,如机电出口产品的外汇收入可以全额留成等。2.二是开展自负盈亏改革试点。在服装、工艺品和轻工业三个行业开展自负盈亏改革试点,明确规定这三个行业的出口收入可以按比例提取自用;1988年,进一步修改了利润留成办法。3.深化外贸计划体制改革。进一步缩小进出口商品指令性计划范围,其中进口指令性计划商品占比20%,出口指令性计划商品占比30%。截至1988年,地方部门自有外汇进口占比已经超过中央外汇进口占比。4.转变外贸管理机制。由各地经贸厅进行管理,对外贸易部的管理也从以前的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行政管理部门和外贸企业从一体管理转而实行政企分开,并下放对外贸公司审批权,各地外贸公司大量出现。截至1988年7月,全国批准成立的外贸企业超过2000家。回顾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变革,总体上继续贯彻了由紧到松的政策意图,管理方式由中央管理向地方授权管理转变,进口与出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松绑。向下放权成为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变革的主基调,以往完全由中央严控严管的做法逐步发生改变。各省份尤其是广东、江苏等东南沿海省份,借助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8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027.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475.2亿美元,进口额为522.7亿美元;至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154.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620.9亿美元,进口额为533.5亿美元。3年间对外贸易增长有限,主要原因是受西方国家制裁影响。

 三、深化改革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1991年~1993年)

为尽快改变前一阶段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困境,1991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再次提速改革开放步伐。1.在调整汇率的基础上,增加外贸企业外汇留成比例,同时取消其出口财政补贴。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特征更加明显,进一步加速了外贸企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使企业经营体制更加完善。2.进一步下放外贸管理权。地方政府获得了更多管理权,外贸企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进一步释放。3.再次改革外贸部门体制。1993年对外经贸部改组为对外经济合作部,同时撤销进出口司等微观管理部门。4.改革进出口管理制度。取消出口商品分类经营规定,规定除少数需要进行出口管制的产品,其它由外贸企业自行负责,自负盈亏。调整中国进口商品征税,简化进口手续,为外国商品进口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这一时期的政策更加倾向于向市场化转变,即政府从微观领域管理中抽身出来,只进行宏观管理,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缓解西方国家制裁造成的困境。1991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35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19.1亿美元,进口额为637.9亿美元;199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增至195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917.4亿美元,进口额为1039.6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增速明显提高,应对西方国家制裁初见成效。

 四、改革创新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1994年~2001年)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理论框架,使中国真正摆脱了姓社姓资的意识形态束缚。与此相适应的是,对外贸制度进行了新一轮改革创新。1.深化外贸管理制度改革。重点是1994年开始推进的外汇制度改革,从以前严格管制的汇率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实行了14年之久的外汇留成制度被取消,逐步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人民币可兑换得以实现。2.加快对外贸易立法进程。1994年5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并于当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国对外贸易走上了法制化轨道。1997年3月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中国对外贸易开始在法制环境中运行。中国加入WTO之前,全国人大、国务院以及国家各部委又围绕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了大范围修订及规范,以实现与世贸组织规则的对接。3.改革外贸行政管理制度。重点是放宽对外贸生产经营企业的审批,外贸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逐步放开商品经营范围,越来越多的产品加入到了出口贸易行列中,但同时加强了对一些大宗商品和重要敏感商品的出口管理。如1994年逐渐减少中国原油出口,改为纯进口。引入国际通用做法,试行配额制及许可证法,通过招标和拍卖等方法,实现对不同商品的出口管理。该阶段,中国对外贸易表现出了显著的贸易主体多元化、贸易活动增加、贸易市场规模扩大、贸易活力增强等特点。可以认为,该时期的中国对外贸易变革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更深入、更广泛,这为中国加入WTO后的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夯实了基础。199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366.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10.1亿美元,进口额为1156.1亿美元;2001年,对外贸易总额为509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期间受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增速有所下降。

 五、全球化贸易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2002年~2008年)

2001年年底,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WTO)第143个成员国,至此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了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的时代。与此同时,自20世纪***十年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也使中国对外贸易体制与国际贸易规则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各项贸易制度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而出现了较大改变。1.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2003年3月,为更好应对国际竞争,健全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中国在融合原外经贸部和原国家经贸委职能的基础上组建了商务部,总体负责对外贸易法律法规拟定及外贸活动的控制与管理。2.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制度的修订完善。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在对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理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多项配套规章制度,目的是让中国对外贸易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有助于国内经济发展。3.推进货物进出口管理的规范化。在降低关税方面,自2002年起中国逐步降低关税,同时大幅削减非关税措施,取消农产品进口绝对配额,以关税配额替代。在货物进出口管理方面,推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等制度,自2004年起先后9次调整出口退税税率。在运用多边贸易规则方面,积极履行世贸组织成员国职责,参与到多哈回合谈判中去,并开始积极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4.实行更加兼顾市场公平、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对外贸易政策。在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注重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保护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注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总体来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项贸易政策制度是比较稳健的,对外贸易迎来了黄金期。2003年、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分别增长37.1%和35.7%。该阶段,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从2002年的6207.7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21765.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从3256亿美元增至12204.6亿美元,进口额从2951.7亿美元增至9561.2亿美元。不难发现,加入WTO以后中国获得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攀升到全球第三,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

 六、金融危机后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2008年至今)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冲击,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对外贸易均受到不同程度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时代要求,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推进对外贸易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了当前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体系。1.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对实行了30多年的对外出口依赖理念进行反思,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确立了增加居民收入、建立拉动内需机制以及完善社会保障等制度。在稳定外需方面,确定了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减轻对外出口企业负担等思路,不断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出口税收制度、融资制度等,鼓励有实力的外贸企业继续扩大出口。2.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从以前的一味奖励出口政策转而实施保障出口、扩大进口政策。重点是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给予更大退税率,对加工贸易企业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并针对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口产品面临的更为严峻的贸易摩擦事实,进一步完善应对机制,从预警到法律帮助,更加有力地保护出口企业利益。3.鼓励海外投资。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大海外投资力度,推进中国剩余产能向外转移,继续提高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科学应对贸易摩擦。总的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进口需求减少是不争的事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展现了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不仅是长远性的,更是根本性的,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了全新时代。2017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4.03万亿美元,与2008年(2.56万亿美元)相比增长了57%。这一增速并不显著,但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在进入新时期后,对外贸易不再追求规模和数量,转而追求质量和效益。在此理念指引下,相信中国对外贸易一定会迈进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郝璐,年志远.比较优势、交易成本与对外贸易制度创新———兼论我国对外贸易制度改革[J].云南社会科学,2015(6):66-70.

[2]汤雪静.激励相容自由贸易制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分析[J].商业时代,2014(22):119-120.

[3]米冰.制度差异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关系分析[J].商业时代,2014(19):25-26.

[4]李苏桓,杨凌.对外贸易视角下我国税收制度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商贸,2013(9):133-134.

[5]舒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化[J].中外企业家,2012(21):161-165.

[6]任东方.我国对外贸易中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2(5):222-223.

[7]吴敏.美国对外贸易区的贸易便利化制度及对我国保税港区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0(8):38-39.

[8]阮卫华.入世过渡期后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方向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9(1):81-83.

改革开放论文篇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迅速增长,大学生的留学状况和和留学意向都悄然发生着改变.本项目研究前期,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江苏三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当代大学生的留学意向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留学意愿很高,大多来源于对于出国留学较高的价值判断、美好的憧憬、父母的愿景、盲目的从众心理以及国内巨大的就业压力.其意向也表现出盲目跟风、忧虑不安、过度依赖等问题.如果将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年按照年代划分为改革开放初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和21世纪三个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出国留学意向伴随留学背景及留学现象的变化,也呈现出变迁的过程.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对文献法和访谈法两种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来源于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出国留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期刊和报道等.深度访谈主要是应用于对于前两个阶段大学生留学意向的研究.研究选取了五位访谈对象,都是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一位是80年代出国留学、两位是90年代有过留学经历,一位21世纪的海外留学生,以及一位准备出国留学的在校大学生.访谈在征得被访者同意之后,全程录音.每次访谈之后,将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资料.此外,结合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21世纪当代大学生出国留学意向的研究结果,整理研究改革开放以后三个阶段中,大学生留学意向的变化脉络.

2研究结果

2.1第一阶段:

“初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工作逐渐恢复,在“广开渠道,力争多派”的留学政策方针的指导下,留学生在人数方面较之改革开放之前实现快速增长,据统计,自从一九七八年扩大派出留学人员以来,截止到1982年1月共派出留学人员七千多人.80年代初,留学生大多是经过严格挑选后公费派出,国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后人才断层的危机,他们以外出留学和出国考察形式学习先进知识,增长见识,之后回国效力,但是这部分群体数量很少,分布也较为集中,多集中在沿海及发达城市的知名高校,专业分布也以理工科为主.他们当中学习自然科学的占80%以上;学习和研究语言的占16%,学习社会科学的只占4%.随着对外开发政策的不断深入,出现了留学热潮.以中国科学院为例,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5300名在读研究生中,至少65%已经向国外有关单位联系或报考TOEFL;1985年一至十月份,自费公派出国研究生141人,占1985年研究生录取总数的8%.但伴随着也萌生出出国留学优于国内学习、“出国是好样的”等观念.[2]与此同时,自费留学开始兴起,但人数很少,大众层面的留学还没有大范围普及,个人自费留学也处在“睁眼看世界”的阶段,多数留学生出国就是为了增长新阅历,以学习外国的语言等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留学还不流行,公费和自费留学的人数都很少,我在工作期间突然就萌生了想去国外看看的想法,并不是有什么特定的目的,只是想增长一些见识,多一种经历,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顺利通过了复旦大学语言班的考核,成功申请了德国科隆大学,但是当时留学没有语言基础,在国外也是以学习语言为主,顺便见识一下国外的基础设施水平.(受访者唐先生,80年代出国,德国科隆大学)对于那个年代的留学生而言,他们刚刚从封闭中走出来,甚至当时社会上排外的心理还普遍存在,敢于大胆走出国门的人需要相当的勇气和魄力,此外,长期的隔阂下,国人根本不知国外整体是什么情况,更不了解国外教育情况.对他们而言,出国的意义远大于留学.

2.2第二阶段:

“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特别是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科学地规划了“八五”期间和1991-2000十年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国家人事部加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海外留学人员归国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努力拓宽留学人员为国家服务的渠道.加之80年代出国留学精英的回归,民众对国外具体情况的认知也逐渐清晰,许多错误、偏激的观念也逐渐被纠正.许多年轻人看到了国内外的差距,立志走出国门“师夷长技”,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国外相对较好的学习科研条件、先进的教育设备及学术自由的学习氛围、发达的经济条件和对自身专业宽松的择业范围都成为年轻人走出国门的重要原因,出国留学人数进一步增长.自己出国的原因很简单,完全是看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情去学习国外的真东西,因为对机械制造这个行业来讲,当时国内的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都无法为相关行业的科研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而日本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在机械制造行业享誉世界,那个年代的留学就是为了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带回国家,为国家工业的振兴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自己是这样,身边很多人也是这样.(受访者钟先生,90年代出国,本科毕业后考取日本工业大学)90年代,许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一些新兴行业也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国内教育内容相对传统,水平相对滞后,很多时候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国外管理学术界则百家争鸣,先进的管理理论遍地开花.

另外90年代,海外的一些院校也开始放宽了对中国考学生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加上想要改变自己的强烈主观愿望,便选择了商科在上业界排名首位的哈佛商学院去学习.(受访者钱先生,90年代出国,本科毕业后考取哈佛商学院)90年代,自费留学已经屡见不鲜,留学无论从规模还是区域范围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数的增加是最直观的的表现,大学生的留学意向表现得日趋强烈.其次就表现在区域的扩展,留学人员的分布不再仅仅局限于沿海及发达城市,全国各个省、市,无论知名高校或是普通高校均有分布,专业也从以理工科为主变得更为多元化,金融、工商管理、会计、计算机、网络等实用型学科均有涉及.随着留学活动、留学形式和留学人员群体的不断扩展,中国留学生逐渐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了解世界的先锋.但同时,面对国外更高的经济水平,更好的生活条件,“国外月亮圆”的思想也渐渐萌发,“学成是否归国”成为了许多留学人员考虑的问题,国家面临大规模“人才流失”.改革开放以来大批的留学人员学成归国效力,但也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据统计,截止1996年回国留学人员(主体是公派)仅占出国留学人员的30%.[4]留学生的回归问题也成为了90年代热议的焦点.针对这个问题,1992年,邓小平视察珠海留学人员高科技企业时说,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希望他们都回来,不管他们过去政治态度如何,回来就妥善安排工作.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1993年,国家出台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鼓励留学者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留学政策的转变推动了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普通大学生中间开始了新一轮“留学热”.

2.3第三阶段:

多元化2000年以后,国内自费留学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井喷式”爆发.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留学生输出第一大国.“2014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为45.98万人,同比增长了11.09%;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累计已达351.84万人次.从2000年到2014年,15年间中国留学人员人数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接近22%.”[5]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要求大量高水平人才的迅速成长,然而国内教育水平尚不能满足国家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中国的教育能力与国际地位严重不相称,整个教育体系也屡遭诟病,随着留学机制的成熟和留学中介的发展,加上英语的普及和教育全球化的推动,留学低龄化的趋势开始出现,许多有条件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教育先进的发达国家读本科,甚至是读中学,改变着留学的年龄结构.留学是一种深造方式,因为向往国外高精尖的技术水平和自由的生活方式,所以选择了出国留学这条路,近几十年中国经济腾飞,各行各业显现蓬勃发展的景象,但国内外差距仍然很大,企业和高校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国内现状却是小企业众多,知名大企业很少;高校众多,能够出科研成果的很少.

许多人都选择国外高校,确实是有现实的需求存在,当然也有镀金的心理因素,毕竟国内外的差距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受访者冯先生,2003年出国,日本上智大学)目前就读于东南大学法学系的陈同学则认为,出国留学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就业,拥有了‘海归’光环在很多时候更能在同等水平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在工作单位和工资待遇方面也会比国内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好一些.如果我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话,职场这条路可能会走的更加顺利.(受访者陈同学,打算毕业后出国留学)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强烈的出国留学意向,其中自费留学成为了主力军.留学目的也从学习技术,报效国家变得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实现职业理想、获得成就认可、对国外环境和生活的向往、受外界环境和人员影响、家庭的期盼和父母的决定、为找好工作积累“资本”等都成为了许多年轻人选择国外留学的原因.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全球化竞争,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国际化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商科也成为21世纪后留学的热门学科.因此,商科曾一度成为21世纪留学的热门专业.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迅猛发展,多数出国留学的大学生也会选择回国发展.留学归来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们在社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归”在就业市场也备受热捧,导致国内留学一度火热.近年来留学人数日趋稳定,商科等热门专业也逐步降温,热度背后,我们也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也慢慢在寻求理性的回归,理性地选择和对待留学.

3总结

3.1意向的强烈化

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在留学意向上,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以来,三个不同阶段的出国留学者表现出显著地变化和巨大的差异,似近代留学发展的缩影.改革开放初期,出国留学是精英化的学习路线,选择出国深造的大学生凤毛麟角,发展至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具有留学意向,且意向也越发强烈.从每年增长的留学人数,从出国留学人员的区域和毕业学校的差异,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费方式出国留学等方面都能够看出国留学越来越平民化,大学生的出国留学意向也越来越强烈.

3.2意向多样化

意向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出国目的的多样化和选择的多样化.改革开放初期的留学是大胆的、超前的,更多是为了语言的学习和宏观了解整个世界经济形势下中西方的差异.90年代以后,出国留学是为了“师夷长技”,学习国外更加先进的技术.然而2000年以来,大学生纷纷都把留学看成一个更好的选择,去国外学习、交流、镀金,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体验国外的文化和生活,为了提升学术水平、增强综合素质和拓宽国际视野.留学目的变得多样化,不一而足.大学生出国留学意向的选择方面也变得日益多样化.例如留学国家和专业的选择.之前发达国家名校和相关顶尖学科是他们的首选,而现在已逐渐打破名校和专业的壁垒.

3.3意向复杂化

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大学生出国留学意向也从原先的较为单纯,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了.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出国不再是精英的出路,平民化、大众化的出国留学走向,让留学者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坚定的留学信念,在当今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下,也参杂了不少“杂质”.大学生的留学意向变得更为复杂,不少大学生因为盲目的从众心理出国;为了父母的意愿出国;因为成绩不佳而选择出国;为了所谓的“光环”出国等问题也频频暴露出来.80年代的留学者处在“睁眼看世界”的觉醒阶段,90年代以后,中西方的明显差距,加上国家大格局下“走出去”战略的推动,许多外出留学生主动走出国外“师夷长技”.而在中国实力不可小觑的当下,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留学生不仅承担着个人的报复、国家建设的责任,且已然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交流的使者.大学生出国留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社会发展背景的不同,也呈现出属于各自阶段的特点和“标签”.梳理改革开放至今大学生留学意向的变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学意向的内外部成因,以便针对问题,为政府留学政策、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指导高校、留学机构、家庭等不同层面做出及时和相应的调整.

改革开放论文篇3

  【摘要】当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不断变化,并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分析大学生价值观变化轨迹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大学生;价值观;阶段特征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让青年大学生明晓什么是价值、如何进行价值判断、怎样创造价值从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始终是整个社会的殷殷期盼。改革开放前我国刚刚经历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恢复建设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相对是比较积极的、单一的,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内国外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几个比较有特点的变化阶段主要包括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中外价值观的碰撞、价值观重建以及自我价值观的觉醒四个阶段。

  1.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充满着机遇同时也富有挑战,而价值观就是受到的巨大挑战之一。中国的大门打开之后,国外的价值观像洪水一样涌入,冲击着各个方面刚刚复苏的中国。当时的中国人刚刚历经一系列的斗争,对一切事情都有着较强的革命警惕心,面对这些猛兽般的外来传入物,内心是恐惧和担忧的,加上长期以来的价值观念根深蒂固,思想上有很大的封闭性和排斥性,大多数人们对待外来价值观念是怀疑和抵触的。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他们是充满热情和抱负的一个群体,他们急切地想在刚刚恢复的中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对于西方的和平演变戏码也有所了解,他们是决不允许任何力量来破坏自己深爱的国家的,因此大多数大学生对外来的价值观念没有好感,加之很多外来的价值观与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教育相悖,导致他们对外来的价值观的态度是警惕和抵触的。但是他们又有着普通人缺乏的的对新鲜事物的较强的好奇心的特点,其中不乏一些学生因为猎奇思想而接受外来价值观念,使得他们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看法有了变化。有一小部分受外来价值观影响较深的大学生,把在现实中遇到的挫折作为怀疑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武器,他们要求建立新的价值观,其中署名为潘晓的《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文章算是这种情绪的代表,但这些人群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坚持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这个时期,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外来价值观的挑战,但还是稳居主导位置。

  2.中外价值观的碰撞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它的的影响力已经触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思想领域。大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息,他们被这种充满活力气息深深地吸引住,认为这一气息可以带给他们希望和动力,他们开始积极投身到改革中,思想逐渐活跃开放,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接受国外的一些价值观念并且审视中国传统价值观。他们自信改革为他们打开了可以大有作为的世界,他们的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他们不再甘心在传统价值观的束缚下谋求自我的发展,他们希望给中国注入新鲜血液,用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来推动改革开放的实践,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导向,他们很容易选择以自我价值为中心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一方面大学生不满足于淹没在社会的大浪之中,开始更加关注自身,自身的环境,自身的需求,他们追求自我的奋斗,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一种好的趋势;但是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恰巧是处于由个人向社会迈进的特殊时期,他们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人,在这个时期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获得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以后个人真正进入社会做铺垫,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不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这一时期如果过分强调自我价值而忽略社会责任,就可能导致空谈理想、脱离社会甚至被人利用的结果。当时的大学生没有这样一种意识,认为以自我价值我中心,脱离社会、超越社会也可以实现个人发展,因而这个时期的大学生与社会产生了很多的矛盾和冲突甚至演化为学潮和***,这充分表现出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和对立冲突。这是一个大学生突显自我价值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外来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3.价值观重建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的一系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政策不仅使中国发展发生巨大的变化还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这一系列政策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破了传统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改革渗透到了人们的行动之中。1992年到1997年间,我国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正经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追求效益是这一体制给社会带来的新目标。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也带着浓烈的学生气息走向社会,并试图融入社会,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所接受的价值观念,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重新探索和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的价值观念,自己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社会,在他们艰难地判断、选择的过程中,有的大学生能够坚持原有的价值观念,在追求效益的前提下,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注重自己社会价值的实现,有的则不知不觉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价值取向由个人的精神享受逐渐变成物质满足,最后甚至发展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这一时期,国家也开始注重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一战略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不只是为了自身,更重要的是为了祖国的发展与繁荣,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技术的时代已经到来,科学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利于纠正一些人中“读书无用论”的观念,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加上高校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打破了之前学校分配工作,毫无生机的学习氛围,大学毕业后也只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工作,这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知识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激发了学习的动力和自觉性。这一时期国家的政策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处于不断的重建阶段,他们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出发,寻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他们注重个人与社会并重、事业与利益兼得,愿意为他人服务,但又注重社会的尊重和他人的回报。

  4.自我价值观的觉醒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在中国盛行。实用主义价值观一方面让大学生认识社会、认清现实,独立化,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得他们在现实中走向功利化。社会整体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不够完善,造成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的产生,使得一部分青年大学生在面对和他人的差距时不知所措。对待不公平现象他们不再消极埋怨社会,而是开始积极从自身寻找出路,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比如一些大学生在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外积极学习社会热门专业,最大限度的完善自己,使自己在社会实践拥有更大的竞争力;有一部分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既增加了解社会的机会、锻炼能力,又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但是有一些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较深逐渐走向功利化。他们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更看重的是待遇,而不是专业对口,就业口号由原来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现在的“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甚至有些把市场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了学习、生活、交往中,他们把前途看成是有钱可图,把理想看成是有利就想,过分注重追求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甚至出现了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现象。但是这些现象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大学生还是能够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积极寻找自己的出路,同时怀着社会责任感奉献社会。因此,总的来说大学生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发展轨迹经历了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中外价值观的碰撞、价值观重建、自我价值观念觉醒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中间有折有进步,但是从总的趋势来看,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化是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的。

  参考文献:

  [1]石勇,刘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研究统计与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24-27.

  [2]牛楠.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901-1937)[D].山东大学,2013.

  [3]钱丹,陈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2:174-175.

  [4]高清波,宋菲.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3:15-17.

本文来源:http://www.fzlzkj.com/shiyongwen/172392/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