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史论文1500字汇编5篇

| 论文 |

【www.fzlzkj.com--论文】

第一篇: 改革开放史论文1500字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经历了探索改革、扩大改革、深化改革、改革创新、全球化时代和金融危机之后等几个阶段。无论是最初的简政放权、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汇率改革,都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当前,面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及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对外贸易制度又展开了新一轮变革。必须更加注重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有效调整对外贸易政策,鼓励海外投资,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对外贸易;制度演变;发展方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启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道路。从一开始,对外贸易就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中国对外开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创新、扩大、深化、探索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都反映了当时中国对外开放的客观需求,在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全球贸易秩序和贸易规则重构,都要求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展开新一轮变革。在此背景下,回顾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演变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探索改革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1978年~1987年)

  1978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元年,对外贸易作为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其肩负的重任不言而喻。概括而言,其主要任务就是改革原有的对外贸易制度,同时探索新的对外贸易制度,具体做了以下工作。1.改革对外贸易管理体制。1980年改组成立海关总署和进出口商品检验局,1982年整合对外贸易部、对外经济联络部、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对外经济贸易部。同年,为配合外贸公司“走出去”,开始在美国等主要国家成立贸易机构。2.简政放权。1980年年初起,开始放松对外贸的管制。1984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各省可以按比例留存外汇,企业最多可留存50%;除了列入禁止进口的商品,获得授权的机构可以自由进口非禁止商品;扩大广东省对外贸易经营权,省一级外贸公司可以负责自营产品出口业务。在此之后,中央部委成立了19个工贸公司和进出口公司,推行技贸、工贸结合,进一步推动中国产品与世界接轨竞争。3.推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年外贸专业总公司围绕出口总额、盈亏总额以及出口商品换汇成本三项指标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调整对外贸易财务制度,将外贸企业财务与主管部门脱钩;改变原来的征税办法,全面调整进出口商品的征税和退税政策。4.实行国家控制下的开放保护贸易政策。明确向“关贸总协定”(1996年后正式更名为“世贸组织”)提出了进口商品结构只能是有助于提高出口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以及节约使用外汇的基本原则。总的来看,该阶段可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步阶段,基本确立了出口导向战略,对进口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政策。在此之前,中国对外贸易无论是贸易产品种类还是贸易规模都是极度萎缩的。如对外贸易产品种类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资源产品以及工业初级产品上,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和价值含量,贸易规模不到300亿美元。当然,这也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1979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只有293.3亿美元,1987年已增至826.5亿美元,年均增长13.83%,且同期的进口年均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

  二、扩大改革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1988年~1990年)

  总结前一阶段对外贸易改革,一些关键性的制度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1988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决定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加速对外贸易企业向“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制”转型的步伐。1.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只需在承包指标内按一定比例向国家上缴承包额即可,其余留给地方和企业;同时规定,不同行业、产品、地区的留成比例可以不同,如机电出口产品的外汇收入可以全额留成等。2.二是开展自负盈亏改革试点。在服装、工艺品和轻工业三个行业开展自负盈亏改革试点,明确规定这三个行业的出口收入可以按比例提取自用;1988年,进一步修改了利润留成办法。3.深化外贸计划体制改革。进一步缩小进出口商品指令性计划范围,其中进口指令性计划商品占比20%,出口指令性计划商品占比30%。截至1988年,地方部门自有外汇进口占比已经超过中央外汇进口占比。4.转变外贸管理机制。由各地经贸厅进行管理,对外贸易部的管理也从以前的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行政管理部门和外贸企业从一体管理转而实行政企分开,并下放对外贸公司审批权,各地外贸公司大量出现。截至1988年7月,全国批准成立的外贸企业超过2000家。回顾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变革,总体上继续贯彻了由紧到松的政策意图,管理方式由中央管理向地方授权管理转变,进口与出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松绑。向下放权成为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变革的主基调,以往完全由中央严控严管的做法逐步发生改变。各省份尤其是广东、江苏等东南沿海省份,借助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8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027.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475.2亿美元,进口额为522.7亿美元;至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154.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620.9亿美元,进口额为533.5亿美元。3年间对外贸易增长有限,主要原因是受西方国家制裁影响。

  三、深化改革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1991年~1993年)

  为尽快改变前一阶段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困境,1991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再次提速改革开放步伐。1.在调整汇率的基础上,增加外贸企业外汇留成比例,同时取消其出口财政补贴。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特征更加明显,进一步加速了外贸企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使企业经营体制更加完善。2.进一步下放外贸管理权。地方政府获得了更多管理权,外贸企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进一步释放。3.再次改革外贸部门体制。1993年对外经贸部改组为对外经济合作部,同时撤销进出口司等微观管理部门。4.改革进出口管理制度。取消出口商品分类经营规定,规定除少数需要进行出口管制的产品,其它由外贸企业自行负责,自负盈亏。调整中国进口商品征税,简化进口手续,为外国商品进口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这一时期的政策更加倾向于向市场化转变,即政府从微观领域管理中抽身出来,只进行宏观管理,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缓解西方国家制裁造成的困境。1991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35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19.1亿美元,进口额为637.9亿美元;199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增至195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917.4亿美元,进口额为1039.6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增速明显提高,应对西方国家制裁初见成效。

  四、改革创新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1994年~2001年)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理论框架,使中国真正摆脱了姓社姓资的意识形态束缚。与此相适应的是,对外贸制度进行了新一轮改革创新。1.深化外贸管理制度改革。重点是1994年开始推进的外汇制度改革,从以前严格管制的汇率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实行了14年之久的外汇留成制度被取消,逐步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人民币可兑换得以实现。2.加快对外贸易立法进程。1994年5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并于当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国对外贸易走上了法制化轨道。1997年3月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中国对外贸易开始在法制环境中运行。中国加入WTO之前,全国人大、国务院以及国家各部委又围绕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了大范围修订及规范,以实现与世贸组织规则的对接。3.改革外贸行政管理制度。重点是放宽对外贸生产经营企业的审批,外贸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逐步放开商品经营范围,越来越多的产品加入到了出口贸易行列中,但同时加强了对一些大宗商品和重要敏感商品的出口管理。如1994年逐渐减少中国原油出口,改为纯进口。引入国际通用做法,试行配额制及许可证法,通过招标和拍卖等方法,实现对不同商品的出口管理。该阶段,中国对外贸易表现出了显著的贸易主体多元化、贸易活动增加、贸易市场规模扩大、贸易活力增强等特点。可以认为,该时期的中国对外贸易变革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更深入、更广泛,这为中国加入WTO后的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夯实了基础。199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366.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10.1亿美元,进口额为1156.1亿美元;2001年,对外贸易总额为509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期间受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增速有所下降。

  五、全球化贸易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2002年~2008年)

  2001年年底,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WTO)第143个成员国,至此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了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的时代。与此同时,自20世纪***十年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也使中国对外贸易体制与国际贸易规则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各项贸易制度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而出现了较大改变。1.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2003年3月,为更好应对国际竞争,健全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中国在融合原外经贸部和原国家经贸委职能的基础上组建了商务部,总体负责对外贸易法律法规拟定及外贸活动的控制与管理。2.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制度的修订完善。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在对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理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多项配套规章制度,目的是让中国对外贸易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有助于国内经济发展。3.推进货物进出口管理的规范化。在降低关税方面,自2002年起中国逐步降低关税,同时大幅削减非关税措施,取消农产品进口绝对配额,以关税配额替代。在货物进出口管理方面,推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等制度,自2004年起先后9次调整出口退税税率。在运用多边贸易规则方面,积极履行世贸组织成员国职责,参与到多哈回合谈判中去,并开始积极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4.实行更加兼顾市场公平、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对外贸易政策。在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注重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保护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注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总体来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项贸易政策制度是比较稳健的,对外贸易迎来了黄金期。2003年、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分别增长37.1%和35.7%。该阶段,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从2002年的6207.7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21765.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从3256亿美元增至12204.6亿美元,进口额从2951.7亿美元增至9561.2亿美元。不难发现,加入WTO以后中国获得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攀升到全球第三,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

  六、金融危机后阶段的对外贸易制度(2008年至今)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冲击,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对外贸易均受到不同程度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时代要求,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推进对外贸易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了当前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体系。1.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对实行了30多年的对外出口依赖理念进行反思,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确立了增加居民收入、建立拉动内需机制以及完善社会保障等制度。在稳定外需方面,确定了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减轻对外出口企业负担等思路,不断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出口税收制度、融资制度等,鼓励有实力的外贸企业继续扩大出口。2.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从以前的一味奖励出口政策转而实施保障出口、扩大进口政策。重点是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给予更大退税率,对加工贸易企业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并针对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口产品面临的更为严峻的贸易摩擦事实,进一步完善应对机制,从预警到法律帮助,更加有力地保护出口企业利益。3.鼓励海外投资。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大海外投资力度,推进中国剩余产能向外转移,继续提高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科学应对贸易摩擦。总的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进口需求减少是不争的事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展现了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不仅是长远性的,更是根本性的,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了全新时代。2017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4.03万亿美元,与2008年(2.56万亿美元)相比增长了57%。这一增速并不显著,但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在进入新时期后,对外贸易不再追求规模和数量,转而追求质量和效益。在此理念指引下,相信中国对外贸易一定会迈进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郝璐,年志远.比较优势、交易成本与对外贸易制度创新———兼论我国对外贸易制度改革[J].云南社会科学,2015(6):66-70.

  [2]汤雪静.激励相容自由贸易制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分析[J].商业时代,2014(22):119-120.

  [3]米冰.制度差异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关系分析[J].商业时代,2014(19):25-26.

  [4]李苏桓,杨凌.对外贸易视角下我国税收制度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商贸,2013(9):133-134.

  [5]舒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化[J].中外企业家,2012(21):161-165.

  [6]任东方.我国对外贸易中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2(5):222-223.

  [7]吴敏.美国对外贸易区的贸易便利化制度及对我国保税港区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0(8):38-39.

  [8]阮卫华.入世过渡期后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方向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9(1):81-83.


第二篇: 改革开放史论文1500字

  4月10日上午,国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并发表“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主旨演讲。演讲向世界宣示了改革开放的决心,揭示了历史前进的逻辑。

  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4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团结创新,与时俱进,中国人民用自己干事创业的双手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

  改革开放之初,世界上没有现成的改革方案、开放模式,中国的改革开放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进行着、探索着。经过40年来的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从改革开放当时的GDP只有几千亿美元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正全面迈入小康社会。

  跨入新时代新征程的美丽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C919大飞机、洲际导弹,火箭卫星,护卫舰、驱逐舰、潜艇、反潜巡逻机,蛟龙入海万米深度潜水器、嫦娥探月、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飞船、北斗卫星导航系、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到2020年我国还将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片中纷纷亮相,向世人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精彩、美丽的“中国故事”,领略了改革开放40年,一张张中国基础建设的大网是如何编织起人民走向幸福,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感受到做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感受到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港珠澳大桥项目是国家从战略高度、调集多方力量干成的。港珠澳大桥,这55公里连接的不仅仅是粤港澳三地,未来因它而形成的5.6万平方公里区域,将是继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后,世界经济版图上又一个闪耀的增长极。中国的高铁和高速公路也是世界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地理环境极度复杂的问题,但最终中国打造了十分发达便捷的交通网络,这离不开无数工程师和工人们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长江三峡工程、京九铁路、青藏铁路、川藏铁路拉林段嘎拉山隧道顺利贯通,从中华之星到和谐号再到复兴号,中国的高速铁路速度之快,从时速350公里的“和谐号”和时速380公里的“复兴号,不时刷新世界高铁动车记录,不断让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有力提升。同时,整个世界不仅感受到“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更惊叹于“中国创造”的迅猛发展。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图片,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时期激情拼搏的印记,这是无数普通百姓品味喜悦拥抱幸福的时刻,这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证明。

  40年来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生活用品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令世人刮目相看,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争相前来学习,借鉴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模式。

  40年来的改革开放就是一面镜子,照亮了现实,也照亮了未来。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党的十九大已为我们指明了发展前进的方向,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目标,以人民幸福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展伟大的社会革命,为民族复兴和人类发展书写新的华章。

第三篇: 改革开放史论文1500字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程度不同的挫折,客观上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深刻的教训。它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对内改革、对外打开国门,大胆吸收和利用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就是在这样一种世界大势和时代要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积极投身于世界经济的大潮中,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3O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盛世”之说为时尚早。许多挑战正摆在我们的面前,有些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忧患意识必不可少。忧患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

  关键:全球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改革与开放形成了发展中的“双轮驱动”,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一发展路径的成功在于体现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困厄之中顿见一片社会主义“好山色”,即终于见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这是中国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启示了未来发展的道路。何谓“经济全球化”?就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最本质、最一般的含义,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整个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极大地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和交往,特别是9o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一向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他认为,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认识不科学,对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采取一种排斥和拒绝的态度,关起门来搞建设,结果,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开放的世界潮流中,中国只有打开国门,主动参与全球化过程,积极扩大同世界的交往,才能得到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历史趋势的角度看,如果说开放的过程是全球化,那么改革的过程就是多元化。邓小平同志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破除各种束缚生产力的障碍,首先就是要通过改革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不同于以往那种以推翻某种社会制度或某个政权为目的的革命。但改革是要通过打破旧体制、建立新体制,以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其深刻程度和深远影响,又相当于一次革命。

  事实证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功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崛起的关键。这一成功,可以归结为以努力推动国内体制的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拉动国内改革。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意义上看,开放为要素的流入打通了道路,而改革既释放了国内长期闲置的低级和低流动性生产要素,又为高级和高流动性要素的流入形成了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进而增强了开放对要素流入的吸引力。因此,改革与开放平行推进这种“双轮驱动”构成了中国在全球化中崛起。

  二、在中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革开放的内涵要深化

  以改革而论,应立足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重新思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中国在这30年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基本原因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变通性的体制和政策,解开了命令经济中行政命令的束缚,扩大了居民择业和创业的自由权利,使得原来被压抑的潜能得以发挥出来。不过,这种变通性的体制和政策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政府主导,或者说重商主义的特点。在市场制度发展起来以后,就必须对这类过渡性的制度作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否则就会带来种种消极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在中国,许多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重商主义那样的以国家强力干预,追求国家财富积累的经济,或者像战后日本那样实行“新重商主义”的出口导向政策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特别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采用苏联式体制的东方国家,人们往往对国家行政权力怀有敬畏崇拜的感情,而掌握这种权力的人则把它当成可以用以利用不受约束的权力寻租取利的“通灵宝玉”,不肯轻易放弃。于是,当改革进到中途,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改革中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继续朝现代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阻止进一步市场化。这种阻力使一些重要的改革遇到了障碍,有些改革放慢了步伐。在有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比如国企改革,“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对于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股份化改制做出决定以后,国有经济的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到了最大的一些国有企业,改革似乎就停顿不前了。有些地方更以“国有企业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等等为借口,搞“国进民退”的“二次国有化”或者“再国有化”。这种行政垄断的做法是跟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及十六大指出的方向正相反对的。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利用全球化发展自己的显著成果。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世界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全球化的矛盾和困境也会在中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有些方面甚至还更为突出。一是继续保持经济长期较快增长的目标与经济规模已很庞大,人口、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瓶颈等制约趋紧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同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以及区域、阶层之间分化加大之间的矛盾;三是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与人民群众政治表达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与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滋长之间的矛盾;五是在西强东弱长期存在,必须与资本主义共处并存、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自己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之间的矛盾;六是中国实力的稳步增强和其他大国力图维护有利于它们的世界格局之间的矛盾;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逐步富裕和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之间的矛盾,等等。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任务还很重,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建立起来,但还不完善,影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无论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要求深化改革开放。

  目前,改革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除干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第四篇: 改革开放史论文1500字

  摘要:1978—1992年,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关时段。通过15年改革的披荆斩棘,逐步完成了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及持续增长,被称之为“中国奇迹”。针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何以能突破重重藩篱,并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探路之役》一书通过对历史进程的梳理,以高层决策为主线考察一系列互动过程,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特点和时代面相,不啻为改革开放经济史的精心之作。作者无疑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对细节的梳理仍有进一步探索推进的空间。

  关键:改革开放;经济改革;当代史;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2-0001-02

  经过改革初期15年的探索,经济改革最终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平稳过渡,在改革观念和实践上逐步矫正,以自信、崭新的姿态迈向全球化的新纪元。萧冬连先生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追求深层的宏大意识:试图回答为什么中国的改革能够走得这么远,如何成功突破市场化转轨的临界点,突破了改革初期经济史研究的局面。本文从这一问题视角入手,论析中国改革的路径和方式,以此证明中国的改革并非预先设计的完美图景,更不是西方学者视域下的“边缘革命”“人类行为的意外结果”[1],而是“随机行走与有限理性的结合”[2]。本文兼谈对改革开放史研究的省思,欲就教于读者贤达。

  一、改革的缘起和社会历史条件

  改革本身源于国家或社会的内外部危机和重重挑战,在20世纪70年代末这个时间节点走向改革之路,缘起于1966—1976年那段岁月留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国家百废待兴。在两年徘徊期间,初期的经济改革如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放宽农村政策等都是应对危机的措施。党内外也集体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反思:中国必须改革,在当时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出国考察潮打开国门看世界,使得更多的人看到了中西方的巨大差距,学习西方成为共同的思想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重新唤起了精英阶层的理想,他们成为改革的重要实践力量。历史演进是有路径依賴性的,也就是说,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模式和所走路径要依赖于我国的社会现实,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中国改革的基础条件起点更低,拥有更多数量的中小企业、更多的地方分权等,这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基本条件是相异的。因此,“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二、改革方式的选择

  所谓渐进式改革,一般是指最先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改革稍滞后,这是因为需要保障政府为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政策咨询、利益平衡等等。另外,包括经济改革不求一步登顶、一蹴而就,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以便对经济政策随时调整,适应实际。最后是指改革的实验性,以问题为导向,逐步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中采取了双轨制的制度设计。西方学者不看好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诚然渐进式改革并非无瑕,但是可以从眼前着手,脚踏实地做,定会取得显著效果。首先,使风险降低,阻力变得细微。局部的改革实验不会触及国家宏大的布局,其成功之道还可为之后的改革提供借鉴。其次,渐进性改革是大众参与和分享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的放权让利改革促使各层级包括基层群众都加入进来,实现了自上而下、由下向上的双向驱动。最后,渐进式改革为体制外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三、农村改革取得巨大进展

  农村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使当时所有人喜出望外。改革的突破,让人民群众信心倍增,同时市场的能量迅速聚集释放,这是中国向市场化方向进军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农村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缘起于集体化时代,从革命结束后的土地改革之时起就出现了包产到户,各界最初对包产到户的争论十分激烈。农村改革的突破对市场化的改革具有全局性的意义,不但使群众和改革官员信心倍增,而且改革也获得了更多的认同。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强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3]农村改革的全局影响更在于其释放出来的巨大市场力量。农村改革最积极的效果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在改革初期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家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市场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对国有企业形成竞争压力,倒逼体制内经济有所改变。另外,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跨区域流动。其深远意义更在于为解构城乡二元体制,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

  四、开放的环境助推改革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处于美苏对峙的大背景下,中国拥有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国际环境。高层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迫切需要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外部因素对改革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外资进入国内市场,改革拥有了进行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革在开始一直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沿着市场化先行的轨道逐步探索。再者,对外开放更突出的表现是思想开放。1978年后大批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出国考察,学习西方,改革愿望异常强烈。“走出去”后,派出的各类考察团、留学生、访问学者络绎不绝。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不可预知的风险很大,中国的决策层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实事求是,并没有奉行“全盘西化”,因此中国的改革路径是基于自己的实践探索。

  五、总结评论

  改革开放史是当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凤毛麟角。笔者认为,改革开放史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第一,有丰富的民间社会资料,有许多历史参与者、知情人健在,便于进行田野调查和口述。第二,历史研究者正在经历或参与改革开放,正处在历史现场,更能深层次理解社会变革、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萧冬连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口述史料收集整理和民间调查,《探路之役》一书乃是作者精心研究的献礼之作。 他把1978—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是对改革目标和改革路径的探索,具有深刻的意义。作者把握住了“探路”这条基本线索,清晰地勾勒了改革开放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叙述了高层决策、思路规划、地方响应等过程联动,阐明了我们是如何随着改革进程一步一步地选择改革的下一个方向。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是一场没有蓝图的改革,就像长征一开始并不打算要去陕北一样。不过,也正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规划得那么远,而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开放才真正成为了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李金铮教授曾经對问题意识有这样的诠释:“学术研究首先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也就是提出有价值的学术课题。”[4]作者的问题意识极其强烈,没有就事论事地探讨改革开放经济改革的过程本身,而是追求深层的宏大意识。就如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所讲:“形而上者谓之道,述事而以理昭焉。”[5]历史学研究从来不是单纯地记录过去的事件事实,而是揭示当今现实的多重面相。《探路之役》一书同样蕴含着作者的现实关怀。萧冬连教授开篇即提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能够突破重重藩篱,并一直处于发展的态势。通过对历史进程的细致梳理做出回应,作者对改革进程抽丝剥茧式的深层解读,为我们把握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在史料运用上,萧冬连教授以平实严谨的文字和生动鲜活的细节,还原了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历程。参考的史料除了原始文献、报刊报道、回忆录、学人研究著述、会议档案文件之外,还有部分是作者对改革的重要亲历者的口述访谈,这也使得本书的原创性、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达到了新高度。独家史料和高层决策的丰富细节,简明而凝练,也充分体现了作者不俗的文字表达功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不断追求美好生活,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不是可以说改革是完美的,到底有没有遗憾?萧冬连教授曾评价道:“现今的中国就像狄更斯笔下的《双城记》,一方面,全世界都在热议中国崛起;另一方面,‘中国奇迹’的背后积累了太多的矛盾。”[6]《探路之役》一书对改革的缺憾没有进行有力的诠释,这是本书可以更进一步研究推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61.

  [2] 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288.

  [3] 房维中.十三年纪事(1977—1985)[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5.

  [4] 李金铮.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对话:王笛《茶馆》之方法论[J].近代史研究,2015,(3):122.

  [5] 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38.

  [6] 萧冬连.关于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共党史研究,2015,(1):83.

第五篇: 改革开放史论文1500字

  [摘要]青岛,其产业产值从开始的56.55亿元到现今的万亿总产值。青岛,一座沿海魅力之都,四十年艰辛的改革之路,促使它成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国际化名城;青岛,曾被称为“小渔村”到山东省的政治经济高地、综合性工业城市、金融中心、旅游胜地,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的华丽蜕变。

  [关键词]青岛改革开放品牌

  一、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同意进一步开放青岛,并将其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极为重要的方法。

  40年来,政府通过放宽外资项目,吸引外商来青投资。西门子公司创新性中心工程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独自注资创立的首家积极开展工业4.0应用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众所周知,西门子拥有百年历史,是全球知名的电气和电子公司,自1872年开始西门子进入中国市场,其产品的可靠性和环保性得到广泛认可。此次工程项目名称中的工业4.0是德国政府明确提出借助物联信息技术,将制造流程中的原料供给,新产品生产,同时将对外销售的应答信息数据化、智信息化,最后做到极速,适合个人的产品供应。

  创新中心的引进将使青岛的智能制造进入新的领域,也就是吸收西门子数字化、自动化技术,同时青岛企业将与西门子合作共赢,创建真正意义上让科技的力量进入日常生活,让理念落到实处,彻底解决技术创新问题,最后做到企业间的携手互利。

  青岛一惠普软件核心项目项目将在青岛投入建设。青岛将踏入我国第一家总体布局全球大数据应用于研究工作及制造业产业先导基地的大城市。惠普软件中心作为一家知名企业,其业务包括八大行业,金融服务业、制造业、通信媒体和娱乐业等等。大数据项目一方面能够为国家企业带来分析和洞察力,另一方面凭借大量的数据能够更科学的决策,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就其效果而言,它可以依据某些商超网站的买家评论,分析企业产品销售状况。

  那么惠普软件能给青岛带来什么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提高青岛的城市化质量,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关注于中小企业和百姓,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对企业进行测评,这包括政府对企业提供具体政策,促成企业快速发展,适应青岛市场等等。另一方面,对百姓的吃穿用度提供帮助并不断改善,解决教育基础问题。总之,这一项目围绕着智慧城市使得企业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更便利、更有效,而这些就是大数据所带来的。

  其次,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立的产业示范基地将为青岛提供世界级的先进技术,为中央政府和企业获取重在经济效益的IT服务,使服务实现更高效,从而满足市场大众的希望与市场需求。

  最终,工程项目能协助中央政府做到对高新产业的允诺,为青岛的城市化持续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助推社会发展。惠普将和青岛政府携手,对该项目投入大量资源,以吸引更多外资项目的进入,形成高端产业群。

  二、计划单列市

  1986年10月15日,青岛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计划单列市,这意味着它将拥有等同于省级的经济管理权利。次年9月,青岛市外贸计划单列实施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自此青岛拥有了自营进出口权。那么青岛成为计划单列市将能获得怎样的发展呢?首先,青岛能够筹得更多的资金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青岛在实施计划单列后,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不必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而是归属国家计划项下,理论上,青岛可以将其主要计划上报给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务院等有关机构。举个例子,如果国家制定关于无形资产投资、财政信贷、援助物资、工人工资、对外贸易、外汇储备和基础文化教育等计划指标不必通过山东省政府,直接传达给青岛。

  再者说,青岛彻底改变了之前采用的分配留成机制,企业不必在获得国外收入后,根据国家管理规定,将其分配使用后的国外货币净收入,按规向财政机关办理外汇留成。这一措施的出现,对青岛生产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是企业的积极性,青岛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这一点对比之前的经济指标,1990年青岛出口创汇相较于1985年增长一倍,同时产品零售总数提高一倍,全市居民年末储蓄额提高3倍。

  总而言之,计划单列市为青岛获得了更多的力量,产生相当多的财政供给,提供给公众更为便捷的公共设施,提高大城市日常生活条件。

  三、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于1984年10月,作为国家首批开发区,通过青岛政府的大力开发,它成为全省最佳现代化城区。为了吸引更多外商入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政府斥巨资建造开发区公路,电力等基础建设,并史无前例的开辟名牌走廊,吸引驰名品牌的入驻。同时为了易于进驻中小企业办理相关业务,青岛政府启用了“企业绿色通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开发区培养了六大主导产业,新增了高新技术,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青岛开发区的一大动力,其产值已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的百分之三十多。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以“引一个项目、带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为口号,吸引着众多名牌企业带动青岛经济发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青岛本土企業海尔集团入区后,吸引一批知名品牌帮助海尔进行高质高效的生产,其中中天机械公司在这种互利互惠的合作中,年产值千万元。再比方说,两家玻璃企业进入园区,马上就有开发区原企业开始供应耐火材料等必备产品,同时两大玻璃厂也有合作,一家生产毛玻璃紧接着投入另一厂更为先进的生产线进行深加工,最终又能为多种家电品牌提供专用玻璃,这种互帮互助,彼此间学习的文化氛围,能帮助中小企业取得更快的发展。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青岛正朝着国际化方向不断努力着,奋斗着。去年青岛在奥帆基地顺利举办的上合峰会,让世界在奇幻的灯光中,看到了魅力十足的青岛。人常说,国家政府的体制决定城市的改革速度,同时决定着开放的宽度。在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的时代,体制的变革决定着开放的延伸。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两次计划单列,让青岛拥有了更多开放发展的决断权。

本文来源:http://www.fzlzkj.com/shiyongwen/17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