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 教育文库 |

【www.fzlzkj.com--教育文库】

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摘要: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1]。0—3岁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期,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早期教育即是针对0—3岁儿童的教育,而我国目前的早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一组早教调查访谈,搜集了一些早教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广大的早教者提供一些参考。

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关键:早期教育 0—3岁儿童 亲子园

  0—3岁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儿童智力的50%包括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在此阶段奠定下的基础。因此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把0—3岁的早期教育列入国家计划,如美国提出早期优先计划(EHS),是由政府对低收入家庭的婴儿及孕妇进行资助的一项社区计划;日本制定了以发展学前儿童心理为保教重点的乳婴教育计划方案。在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学前教育之父陈鹤琴首次在内地开展了学前教育的相关研究,建立了多所幼稚园,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但目前所有的师范类院校对学前教育的研究仅局限于3—6岁的幼儿,3岁之前的早教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虽然近几年来,大量数据表明,人们普遍开始关注早期教育,我国的早教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慢慢浮现出来,但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难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的努力。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家庭及早教机构中,笔者就此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 家庭中的早教

  依据新精神分析主义者埃里克森的理论,0—1.5岁时儿童处在信任与怀疑的心理矛盾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建立安全感,此时,儿童教养者的行为决定了在此阶段心理发展的成功与否,并构成了日后儿童社会行为的原型。因此父母的早期教养对儿童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目前家庭早教的现状如下:

  (一)早教不足,只养不教,忽略儿童的自我意识

  大部分的家长认为0—3岁的婴幼儿不懂“世事”,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营养以及教他们一些基本的常识就能使儿童身心正常发展。在他们看来,小孩子能有什么情绪,无非是生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哭闹几下而已。殊不知,这完全忽视了儿童自我意识的存在,对其身心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阻碍着婴幼儿情感智力的正常发展[2]。

  因此对育前准父母的育儿知识普及是必须的也是迫切的,孩子的胎教、孕妇的孕期健康、婴儿出生后的教养都离不开科学而系统的知识[3]。在城市,一些年轻家长因为工作忙,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但是并不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往往耽误了儿童在“关键期”部分能力的发展。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大部分是由农民组成,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家长观念和师资方面。农村的家长普遍认为儿童不需要有更多的文化,只要认识几个字,会简单的加减运算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加上农村的教学质量差,教师流动性大,农村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

  (二)早教过度,急功近利,脱离自然,违背儿童的成长规律

  相反,时下一些父母开始关注早期教育,但难免会走一些误区。早教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教”而不是“塞”、“灌”。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常常过早、过多地给孩子施加压力,不仅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反而使孩子对学习充满了恐惧。逼迫子女当“神

  童”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这是家长狭隘的智力开发。

  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普及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效仿北京尹家村的“串门式”早教,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农村以各居民组为单位,在社区领导和村委的共同参与下,对各个家庭的.父母宣传科学早教知识,从而达到普及早教的目的。

  二 早教机构

  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还没有承担起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机构的责任。在功能上还不能满足广大家长关于家庭教育培训的指导、育儿营养保健的指导、儿童测评与咨询等的需要。而随着早期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早教机构相继建立,一些困难也摆在我们面前:课程模式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育理念的不适应,以及家长参与度不高。以至于许多专家认为:“许多早教变成了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让儿童身心疲惫的训练”。我国早教机构的现状如下:

  (一)费用高、监管盲区

  不少地区和部门领导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只有1.3%

  [4]左右在用于学前教育。使得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学前教育发展困难。2003年从美国进入中

  国的金宝贝幼儿早教中心,一节课45分钟收费在150-250之间,一个星期1~2节课,按24节课一周来算,需要提前一次性付5000~6000元学费,已赶上大学的学费。同时,早教机构不受物价局收费监管,参照行业标准自行定价,目前早教机构只需到工商部门注册,不需到教育部备案,导致其无人监管。

  (二)课程模式设置不合理

  现在中国早教机构运用的理论绝大部分并不是根据我国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而专门建构的,只是单纯从欧美地区引进的,例如常见的蒙台梭利模式。以皮亚杰理论为基础的High/Scope 模式和Camii-Devries模式等。虽然这些教育模式存在合理的理论基础,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直接借鉴引用并全盘照搬在我国并不能实现它们的效果,相反可能会因为文化的背景的不同而起到不好的效果。“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我们一定要具体分析之后慎重引用。

  (三)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在我国,幼儿早期教育发展得比较晚,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还不充分,导致从事这一行业的教师素质不是很高,从而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对早教中心的教师要严格进行招生筛选,在师资上具备良好的条件,同时给在职教师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及必要的保险和福利。

  (四)教育理念不适应

  幼儿早期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儿童的智力,同时也包含了儿童身体素质的增强与健康保育,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容忽视,要给儿童全面的发展与教育。“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在语义表达上存在片面性。因此,许多教师常常误认为课程不需要事先规划,课程发展只需要以“幼儿”为指标,没有目标也无妨。这种想法在幼儿早教中容易犯片面主义的错误,只是单纯地教授或生活关注并不能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如果一直不注意到这些问题,幼儿的教育就会杂乱无序,甚至导致教育失败。

  (五)家长参与度不高

  很多家长只是一味地把儿童送到早教机构,把孩子完全交给早教机构,其他的一概不予理会。这种做法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

  早教机构与家长的协同合作会给早教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谈谈“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推行从0岁开始教育的理念,强调全程教育、全程发展。尤其是注重3岁前的

  早期教育,其目标是实现儿童群体的理想发展。它将游戏活动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教育活动遵循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以此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实现幼儿学习、家长培训的指导思想,形成教师、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是“亲子教育”的最大特点,目的是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游戏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家长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早教机构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研究出一套真正适合自己,适合婴幼儿发展的运作模式。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制定包括3岁前婴幼儿在内的一体化的国家教育规划。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应该是我国政府继控制人口数量之后,着力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的奠基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适当地增加公办亲子园的比例,以保证亲子园的质量;各早教机构也应该加大对课程研究的投入,在注重婴幼儿智力开发的同时,也要关注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让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正规化的专业培训工作,保障0-3岁早教指导人员的高素质;加强亲子园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动员与交流,充分发挥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亲子园内部的管理职能,做到职权明晰,责任到人,为亲子教育的有序开发奠定坚实基础。亲子园要以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发展为目标,合理规范收费标准,使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早期教育。

  三 结语

  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该受到政府、社会以及广大家长的全力支持。另外,单亲家庭、残障儿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早教问题也需要我们的关注。目前我国对于残障儿童的专门特殊教育机构十分缺少,没有足够的能力接收这些儿童。正常的幼教机构也只能接受正常幼儿入学;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政府应该开办一些适合他们的早教中心,对这些儿童的早教更需要我们全社会的支持。

本文来源:http://www.fzlzkj.com/news/391/